月来不能尽却酒而数有致黄鱼馔者拟斋月断之成此二律(其二)
明 · 王世贞
舍家成底事,对案独何心。
未断柴桑酒,翻愁绵竹音。
门人议糖蟹,少妇却鲜禽。
从此清斋月,饥肠任自吟。
未断柴桑酒,翻愁绵竹音。
门人议糖蟹,少妇却鲜禽。
从此清斋月,饥肠任自吟。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月来不能尽却酒而数有致黄鱼馔者拟斋月断之成此二律》中的第二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琐事的感慨与自我反省。
首句“舍家成底事”,诗人感叹自己为了生活奔波忙碌,却不知所获为何。接着“对案独何心”一句,描绘了诗人独自面对案牍劳形的孤独心境。诗人并未沉溺于这种孤独感,而是通过“未断柴桑酒,翻愁绵竹音”这两句,表达了他对于酒的依赖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柴桑和绵竹在这里都是地名,借以指代朋友或远方的景致,诗人通过酒寄托了对远方的思念之情。
“门人议糖蟹,少妇却鲜禽”两句,描绘了家人和妻子对于美食的不同喜好,诗人通过这一对比,展现了家庭生活的多样性和和谐。最后,“从此清斋月,饥肠任自吟”则表达了诗人决定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实行斋戒,以期心灵的净化和精神的提升。尽管面临饥饿,但诗人愿意以吟诵诗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琐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我、家庭以及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同时也体现了其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心平静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