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上兵备道代曾别驾应宿先生作赏析

上兵备道代曾别驾应宿先生作

明 · 张天赋
天门椎毂镇炎荒,净扫狼烟六合光。
柏府又沾新雨露,绣衣还带旧风霜。
春融岭海花争舞,麝过山城草自香。
天意愿从人借寇,白头林下享平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张天赋对曾别驾应宿先生的敬仰之情,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首联“天门椎毂镇炎荒,净扫狼烟六合光”,开篇即以壮阔的景象展现,天门如同守护者,镇守着炎热荒凉之地,清除了一切战乱的痕迹,使得天地间一片光明。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天门比作守护和平的力量,狼烟则代表战争与纷扰,通过“净扫”二字,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的渴望和赞美。

颔联“柏府又沾新雨露,绣衣还带旧风霜”,进一步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柏府,可能指代官府或某种庄严的场所,新雨露象征着新生与希望,而旧风霜则暗示着历史的沉淀与岁月的痕迹。这两句通过对比新旧,既表现了时间的流转,也寓意着在新的环境下,旧有的美好依然得以保留和传承。

颈联“春融岭海花争舞,麝过山城草自香”,转而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和谐宁静的画面。春天的温暖融化了岭海间的冰雪,花朵竞相开放,仿佛在舞蹈;麝鹿穿过山城,草地上弥漫着阵阵清香。这一联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生命力,同时也隐含着诗人对自由与和谐生活的向往。

尾联“天意愿从人借寇,白头林下享平康”,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深切愿望。天意似乎愿意顺应人心,借力于和平,让白发苍苍的老人能在林下享受安宁的生活。这不仅是对友人应宿先生的祝福,也是诗人对整个社会和平稳定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和平、自然与和谐生活的向往与赞美,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以及社会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