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龙兴寺澹师房
唐 · 韩翃
双林彼上人,诗兴转相亲。
竹里经声晚,门前山色春。
卷帘苔点净,下箸药苗新。
记取无生理,归来问此身。
竹里经声晚,门前山色春。
卷帘苔点净,下箸药苗新。
记取无生理,归来问此身。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双林:指两座山或两个寺庙。彼:那边,指代山上的僧人。
上人:对僧人的尊称。
诗兴:作诗的兴趣或灵感。
转相亲:变得更加亲近。
竹里:竹林之中。
经声:诵经的声音。
门前:门外,眼前。
山色春:春天的山景。
卷帘:卷起窗帘。
苔点:苔藓斑点。
下箸:放下筷子,指用餐。
药苗:刚长出的药草。
无生理:无法用言语表达的禅理或生活哲理。
此身:自身,这里指诗人自己。
翻译
对那座山上的僧人,我越发感到亲近夜晚竹林中传来诵经声,门前春色满山青
拉开窗帘,只见苔藓洁净如新,品尝菜肴,药材新鲜诱人
记住这无法言说的禅意,回归后问问自己内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林生活图景。开篇“双林彼上人,诗兴转相亲”表达了诗人与自然、与同道中人的情感交流和精神沟通。在这里,“双林”指的是寺庙周围成对的树木,而“彼上人”则是居住在此的僧侣。诗兴,是一种心灵的共鸣,转相亲,意味着通过诗歌这种艺术形式,诗人与这些僧侣之间的情感和精神上的距离拉近了。
接下来的“竹里经声晚,门前山色春”进一步渲染了这份宁静。竹林中传来佛经的低吟,与清晨或黄昏时分的悠扬声音相呼应,而门前的山色则透露出季节转换之美,这里的“晚”字可理解为时间的推移,也可解作深邃和久远。
至于“卷帘苔点净,下箸药苗新”,则是诗人对室内外景象细腻描绘。窗帘被卷起,露出窗外那清洁无污的青苔,而下方则是刚刚浇灌过水的草药,这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
最后,“记取无生理,归来问此身”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真谛的追寻和自我省察。这里“无生理”指的是佛家的空性思想,即万物皆为空,不存在永恒不变的实体。而“归来问此身”,则是诗人回到自己内心深处,对自己的肉身进行反思和探索。
这首诗通过对寺庙生活环境的细致描写,以及对生命意义的哲学思考,展现了一个追求精神纯净与自我觉悟的僧侣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