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梅蕾二首(其一)
过眼空花均一寓,十分春色属秋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窗外梅蕾的细腻观察与感悟。首句“玉儿秀稚云幄藏”,以“玉儿”比喻梅花,形象地描绘出梅花的娇嫩与纯洁,仿佛是云端中的幼童,隐匿于轻柔的云帐之中,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接着,“鼻观已觉瓶水香”,通过嗅觉的感知,将读者带入到一种微妙的香气之中,暗示着梅花的香气已经弥漫开来,即使在远处也能感受到它的芬芳,进一步强化了梅花的存在感和吸引力。
“过眼空花均一寓”,这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深刻思考。他将眼前的梅花比作“空花”,意指这些美丽的花朵虽短暂易逝,但它们的存在本身便是一种美好与寄托。诗人在这里强调了事物的瞬息万变,以及对美好瞬间的珍惜与欣赏。
最后,“十分春色属秋堂”,这句话巧妙地将春天与秋天联系起来,暗示了时间的流转与季节的更替。虽然春天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但诗人却认为这“十分春色”最终属于秋天的厅堂。这种反向的表达,既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哲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窗外梅蕾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时间、生命与存在的哲学思考。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词语解释
鼻观的意思:◎ 鼻观 bíguān[naris;nostril] 鼻孔,也指嗅觉...
春色的意思:◎ 春色 chūnsè(1) [spring scenery]∶春天的景色(2) [happy expression]∶指脸上的喜色...
分春的意思:春分。《管子·乘马》:“分春曰书比,立夏曰月程。”...
过眼的意思:(1).经过眼前。喻迅疾短暂。 宋 苏轼 《吉祥寺僧求阁名》诗:“过眼荣枯电与风,久长那得似花红。” 明 冯梦龙 《洒雪堂·宋婆课女》:“嘆过眼时光去渺茫,休得贪閒放。” 清 吴伟业 《赠总宪龚公芝麓》诗:“侧身天地竟何心,过眼风光有谁羡。”(2).过目,略加看视。 宋 李清臣 《钦圣宪肃皇后哀册文》:“诸书过眼,疑微洞析。兢兢瞿瞿,殆忘寝食。”《老残游记》第十七回:“那家人揭开盒盖,请老爷们过眼。” 孙犁 《白洋淀纪事·采蒲台》:“她像很疲累了,弯着腰一张一张掀开席,叫收席的人过眼看成色。”...
均一的意思:◎ 均一 jūnyī[even;uniform;homogeneous] 均匀一致...
空花的意思:见“ 空华 ”。...
秋堂的意思:(1).秋日的厅堂。常以指书生攻读课业之所。 唐 王建 《送司空神童》诗:“秋堂白髮先生别,古巷青襟旧伴归。” 唐 元稹 《含风夕》诗:“夏服稍轻清,秋堂已岑寂。” 唐 李绅 《南梁行》:“故篋岁深开断简,秋堂月曙掩遗题。” 唐 聂夷中 《秋夕》诗:“日往无復见,秋堂暮仍学。”(2). 十国 时 王审知 割据称帝,国号 闽 ,每年开科取明经进士,称为秋堂。见《宋史·世家传六·留从效》。...
十分的意思:◎ 十分 shífēn(1) [very]∶很,甚,非常,极其十分高兴十分难过(2) [utterly;absolutely;extremely]∶达到极端的程度十分惊恐(3) [often;always]∶总是;老是十分在衙门中也不方便。——《金瓶梅》(4) [perfect]∶十全十美;十足看那妇人,虽无十分的容貌,也有些动人的颜色。——《水浒传》...
水香的意思:(1).谓水的气味香。 唐 李贺 《月漉漉篇》:“秋白鲜花死,水香莲子齐。” 宋 苏轼 《昔在九江与苏伯固唱和昨日又梦伯固手持乳香婴儿示予》诗:“水香知是 曹溪 口,眼浄同看古佛衣。” 王文诰 注引 赵次公 曰:“ 天监 元年,有 婆罗门 智药 者,南游至 曹溪 口,掬水闻香,云:‘此必胜地,可建道场。’”(2).泽兰的别名。 宋 洪刍 《香谱·兰香》:“一名水香,生大吴池泽,叶似兰,尖长有岐,花红白色而香,煮水浴以治风。”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三·泽兰》:“ 吴普 《本草》一名水香, 陶...
玉儿的意思:(1).人名。 南齐 东昏侯 潘淑妃 之小字。 东昏侯 败,同死。 唐 陆龟蒙 《小名录》:“ 东昏侯 潘淑妃 小字 玉儿 。”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行次野梅次韵》:“ 梁 殿得非 萧帝 瑞, 齐 宫应是 玉儿 媒。” 清 唐孙华 《登灵岩有怀馆娃宫遗事》诗:“ 玉儿 犹殉亡 齐 节, 西子 寧为卖国人。”(2).人名。 后魏 元树 之爱姬 朱玉儿 。 唐 刘禹锡 《和西川李尚书伤韦令孔雀及薛涛之什》诗:“ 玉儿 已逐金环葬,翠羽先随秋草萎。”自注:“ 后魏 元树 ……北归,爱姬 朱玉...
云幄的意思:(1).轻柔飘洒似云雾的帷幄。《西京杂记》卷一:“ 成帝 设云帐、云幄、云幕於 甘泉紫殿 ,世谓三 云殿 。” 宋 张潞 《祝英台近·木穉》词:“宝熏浓,云幄重,琼叶丽金蕊。” 清 孙枝蔚 《七夕忆内》诗:“思量云幄内,一样翠眉顰。”(2).云雾似的四合帷幕,状如宫室。借指殿廷。 南朝 梁 王僧孺 《礼佛倡导发愿文》:“道流云幄,德感椒闈。”《宋史·乐志十三》:“云幄邃严,宏典是举。”参见“ 云幕 ”。(3).状如帐幔的云。 南朝 宋 谢惠连 《七月七日夜咏牛女》:“沃若灵驾旋,寂寥云幄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