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首夏留滞都门感赋二首(其二)赏析

首夏留滞都门感赋二首(其二)

清 · 吴曾徯
幻梦邯郸又一场,飘零零剑竟何方。
芳春似客匆匆杳,清昼和愁细细长。
衔石恨徒传帝女,补天力漫仗娲皇。
定知暗滴空阶泪,化作秋花也断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留滞都门时的深切感慨与孤独情绪。首句“幻梦邯郸又一场”,以邯郸梦境比喻现实中的虚幻与变幻无常,暗示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与反思。接着,“飘零零剑竟何方”一句,借剑的飘零无主,表达了诗人自身漂泊不定、无所归宿的境遇。

“芳春似客匆匆杳”中,“芳春”象征着美好的时光,却如同匆匆过客般转瞬即逝,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清昼和愁细细长”则进一步描绘了在清静的白天里,愁绪如同细丝般蔓延,难以排解,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沉重与压抑。

“衔石恨徒传帝女,补天力漫仗娲皇”两句,运用了古代神话故事的典故,通过帝女和娲皇的故事,表达了诗人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的无力感和无奈之情。帝女衔石填海的传说,以及娲皇补天的神话,都是人类面对自然或命运时的英勇尝试,但在这首诗中,它们被用来反衬出诗人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渺小与无助。

最后,“定知暗滴空阶泪,化作秋花也断肠”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想象自己在寂静的夜晚,泪水无声地滴落在空荡荡的台阶上,这种孤独与悲伤的情绪,最终甚至化作了秋天的花朵,也让人感到心痛。这一形象不仅加深了诗人的孤独感,也暗示了情感的深刻与持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梦境、季节变换、神话故事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留滞都门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力与哀伤,情感细腻而深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