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节妇
明 · 方孝孺
良人赠我明月珠,永托团圞誓无违。
岂期生子发未髫,竟以王事捐其躯。
妾身既作杨家妇,抚此孤儿事坚守。
明月之珠深自藏,千金不落他人手。
青丝发断今复长,妾心直与珠争光。
推门鬻市卒不售,死将地下还阿郎。
玉堂学士文章伯,为发幽贞播金石。
千载少以曹家妻,凛凛遗风可相敌。
岂期生子发未髫,竟以王事捐其躯。
妾身既作杨家妇,抚此孤儿事坚守。
明月之珠深自藏,千金不落他人手。
青丝发断今复长,妾心直与珠争光。
推门鬻市卒不售,死将地下还阿郎。
玉堂学士文章伯,为发幽贞播金石。
千载少以曹家妻,凛凛遗风可相敌。
鉴赏
这首诗《杨节妇》由明代文学家方孝孺所作,通过描绘杨节妇的坚韧与忠诚,展现了她对丈夫的深情以及面对困境时的坚守。诗中以“良人赠我明月珠”开篇,象征着夫妻间深厚的情感和承诺。然而,“岂期生子发未髫,竟以王事捐其躯”,揭示了命运的无常,丈夫因公殉职,留下孤儿和妻子相依为命。
杨节妇在失去丈夫后,不仅承担起抚养孤儿的责任,还守护着丈夫留给她的“明月之珠”,象征着她对丈夫情感的珍视与忠诚。尽管生活艰辛,她依然保持着内心的坚强与明亮,如同那颗深藏的明珠,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动摇。诗中提到她“青丝发断今复长”,既是对外表更迭的描述,也是对内心坚韧不拔精神的隐喻。
面对生活的困苦,杨节妇选择“推门鬻市卒不售”,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她也不愿出售这象征着丈夫情感与承诺的“明月之珠”。最后,她以“死将地下还阿郎”的决心,表达了对丈夫永恒的怀念与忠诚。这种情感超越生死,令人动容。
诗的结尾部分,方孝孺借“玉堂学士文章伯,为发幽贞播金石”之句,赞扬了杨节妇的高尚情操,并希望她的故事能够流传千古,激励后人。通过“千载少以曹家妻,凛凛遗风可相敌”这一对比,进一步强调了杨节妇品格的卓越与独特,她的故事成为了一种不可替代的精神遗产。
综上所述,《杨节妇》不仅是一首对特定人物的颂歌,更是对忠诚、坚韧与牺牲精神的深刻探讨,体现了方孝孺对于人性光辉的赞美与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