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发三泉即事
北林夜鸣雨,南望晓成雪。
祗咏北风凉,讵知南土热。
沙溪忽沸渭,石道乍明灭。
宛若银碛横,复如瑶台结。
指程赋所恋,遇虞不遑歇。
重纩濡莫解,悬旌冻犹揭。
下奔泥栈榰,上觏云梯设。
搏颊羸马顿,回眸惴人跌。
憧憧往复还,心注思逾切。
冉冉年将病,力困衰怠竭。
天彭信方隅,地势诚斗绝。
忝曳尚书履,叨兼使臣节。
京坻有岁饶,亭障无边孽。
归奏丹墀左,骞能俟来哲。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三泉山:隐秘的山名。骚屑:形容落叶纷飞的声音。
北林:北方的树林。
晓成雪:曙光如雪景。
北风凉:寒冷的北风。
南土热:南方炎热的气候。
沙溪:河流名。
渭:渭河。
瑶台:仙境般的楼台。
尚书履:尚书官职。
使臣节:使臣的职责。
京坻:京城附近的地区。
亭障:边防设施。
骞:高飞,引申为期待。
翻译
在暗夜中攀登三泉山,深秋时节听到落叶纷飞的声音。夜晚北林传来雨声,南望曙光如雪覆盖。
只吟唱北风的清凉,却不知南方土地炎热。
沙溪突然沸腾,石路忽明忽暗。
仿佛银色沙洲横亘,又像瑶池冰台显现。
此行寄托深情,遇见虞舜也无法停留。
厚重的被褥湿透难以解脱,悬挂的旗帜在寒风中依然挺立。
向下急驰过泥泞栈道,向上攀爬搭建的云梯。
瘦弱的马匹疲惫不堪,回首间人心惊胆战。
思绪反复,心中忧虑更甚。
岁月荏苒,身体渐衰无力。
天彭之地确实偏远,地势险峻难以逾越。
我愧居高位,同时肩负使臣之职。
京城附近年年丰收,边疆并无叛乱之患。
归来后将在左丹墀汇报,期待贤明的君主到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秋夜的旅途风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所遭遇的困顿与思考。诗人以"暗发三泉山"开篇,设定了一种神秘而又隐逸的情境,同时"穷秋听骚屑"则透露出一种萧瑟、荒凉的气氛。随后的"北林夜鸣雨"和"南望晓成雪"更增添了旅途中的凄凉与孤独感。
诗中"祗咏北风凉,讵知南土热"一句,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写照,更有深意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冷暖之感。接下来的几句,如"沙溪忽沸渭,石道乍明灭"、"宛若银碛横,复如瑶台结"等,则是对旅途中所见风光的描绘,这些景象交织出了一种波折起伏、险峻崎岖的山路画面。
诗人通过"指程赋所恋,遇虞不遑歇"一句,表达了自己对旅途中所见所感的深刻体验和难以忘怀的情愫。随后几句,如"重纩濡莫解,悬旌冻犹揭"、"下奔泥栈榰,上觏云梯设"等,则是对旅途中的艰险与不易的写实,这些描写充满了强烈的动态美和视觉冲击力。
诗中"搏颊羸马顿,回眸惴人跌"一句,不仅描绘出旅途中的危机四伏,更透露出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不安。随后的"憧憧往复还,心注思逾切"则表达了诗人在困顿中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最后几句,如"冉冉年将病,力困衰怠竭"、"天彭信方隅,地势诚斗绝"等,则是对个人健康与力量的反思,以及对外界环境的强烈感受。通过"忝曳尚书履,叨兼使臣节"一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职责与忠诚的坚守。而最后几句,如"京坻有岁饶,亭障无边孽"、"归奏丹墀左,骞能俟来哲"等,则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和对智慧的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与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所遭遇的困难、内心的波折以及对未来的期许,是一首充满了哲理和情怀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