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剧偶作
明末清初 · 卢若腾
老人年来爱看戏,看到三更不渴睡;所喜离合与悲欢,末后半场可人意。
模糊世界谁忍真,满前脸花兼眉翠;嗔喜之变在斯须,倏而狰狞倏妩媚。
抵掌谈论风生舌,慷慨悲歌泉涌泪;岂有性情在其间,妆点习惯滋便利。
无数矮人场前观,优孟居然叔敖类;插科打诨态转新,竟是收场成底事!老人虽老眼未眊,见此面目增怒恚。
我欲逃之无何乡,云海茫茫乏羽翅;我欲闭户学聋哑,百病交攻难久视。
祗应饱看梨园剧,潦倒数杯陶然醉。
模糊世界谁忍真,满前脸花兼眉翠;嗔喜之变在斯须,倏而狰狞倏妩媚。
抵掌谈论风生舌,慷慨悲歌泉涌泪;岂有性情在其间,妆点习惯滋便利。
无数矮人场前观,优孟居然叔敖类;插科打诨态转新,竟是收场成底事!老人虽老眼未眊,见此面目增怒恚。
我欲逃之无何乡,云海茫茫乏羽翅;我欲闭户学聋哑,百病交攻难久视。
祗应饱看梨园剧,潦倒数杯陶然醉。
鉴赏
这首明代末期至清代初年的诗《观剧偶作》是卢若腾的作品,诗人以老年人看戏为切入点,描绘了戏剧表演中的情感起伏和人物形象。首句“老人年来爱看戏”,展现了老年人对戏曲的热爱,而“看到三更不渴睡”则体现了戏曲的魅力使他们忘却疲倦。
“所喜离合与悲欢,末后半场可人意”表达了观众对戏剧情节的期待,尤其是高潮部分能够触动人心。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模糊世界谁忍真,满前脸花兼眉翠”描绘了舞台上的妆容和角色变化,暗示了戏剧中角色情绪的瞬息万变。
诗人进一步指出,“嗔喜之变在斯须,倏而狰狞倏妩媚”,揭示了演员精湛的演技,能够在短时间内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性格。然而,诗人也看到了戏剧背后的虚饰,“抵掌谈论风生舌,慷慨悲歌泉涌泪”,认为这些情感并非真实,而是为了迎合观众习惯。
“无数矮人场前观,优孟居然叔敖类”暗讽了看客们的盲目,将戏剧人物与历史人物相提并论,而“插科打诨态转新,竟是收场成底事”则揭示了戏剧结局往往成为观众关注的焦点,尽管可能并不符合诗人的价值观。
最后,诗人以“老人虽老眼未眊,见此面目增怒恚”表达对这种现象的不满,但又自嘲无法逃避,“我欲逃之无何乡,云海茫茫乏羽翅”。他甚至考虑闭门不出,但“百病交攻难久视”,暗示身体状况不佳。诗的结尾,诗人只能选择“祗应饱看梨园剧,潦倒数杯陶然醉”,借酒浇愁,以此来排解心中的不快。整首诗以戏中人生映射现实,寓言性强,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