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登千福寺楚金禅师法华院多宝塔赏析

登千福寺楚金禅师法华院多宝塔

唐 · 岑参
多宝灭已久,莲华付吾师。
宝塔凌太空,忽如涌出时。
数年功不成,一志坚自持。
明主亲梦见,世人今始知。
千家献黄金,万匠磨琉璃。
既空泰山木,亦罄天府赀。
焚香如云屯,蟠盖珊珊垂。
悉窣神绕护,众魔不敢窥。
作礼睹灵境,焚香方證疑。
庶割区中缘,脱身恒在兹。

拼音版原文

duōbǎomièjiǔliánhuáshī

bǎolíngtàikōngyǒngchūshí

shùniángōngchéngzhìjiānchí

míngzhǔqīnmèngjiànshìrénjīnshǐzhī

qiānjiāxiànhuángjīnwànjiàngliú

kōngtàishānqìngtiān

fénxiāngyúntúnfāngàishānshānchuí

shénràozhònggǎnkuī

zuòlíngjìngfénxiāngfāngzhèng

shùzhōngyuántuōshēnhéngzài

注释

多宝:佛教中一位过去佛的名字,已入涅槃,表示其智慧和教法永恒存在。
灭已久:指多宝佛已经离世很久,进入寂灭状态。
莲华:即莲花,此处代指莲华佛,另一位佛或高僧。
吾师:诗人尊称的自己的师父,可能是主持建造宝塔的高僧。
凌:高出、超越。
太空:天空、苍穹。
忽如:忽然好像。
涌出:快速出现,犹如涌动而出。
功不成:工程未完成。
一志:一心一意,坚定不移的决心。
坚自持:自己保持坚定,持续坚持。
明主:英明的君主,有智慧且贤明的统治者。
亲梦见:亲自在梦中见到。
世人:普罗大众,世间的人们。
始知:开始知道,初次得知。
千家:众多家庭,泛指大量民众。
献黄金:捐献黄金,作为修建宝塔的财物支持。
万匠:成千上万的工匠。
磨琉璃:打磨制作琉璃,用于装饰宝塔。
既空:已经用尽。
泰山木:泰山的木材,象征资源丰富。
亦罄:也耗尽。
天府赀:天宫的财富,比喻极其丰厚的物资。
焚香:燃烧香料,用于祭祀或敬佛。
如云屯:像云一样聚集,形容香烟浓密。
蟠盖:盘旋的华盖,一种用于宗教仪式的华丽伞状装饰物。
珊珊垂:轻轻低垂的样子。
悉窣:细微的声音,此处形容神灵安静而庄重地围绕。
神绕护:神灵环绕保护。
众魔:各种妖魔鬼怪,象征邪恶力量。
不敢窥:不敢窥探,不敢侵犯。
作礼:行礼,进行礼拜仪式。
睹灵境:亲眼看见神圣的景象。
庶割:希望割舍。
区中缘:尘世间的因缘、牵挂。
脱身:摆脱世俗束缚,获得身心自由。
恒在兹:永远在此处,恒久留驻于这片圣境。

翻译

多宝佛早已寂灭无踪,莲华佛托付于吾师手中。
宝塔高耸凌驾于苍穹,仿佛瞬间从天际涌现。
历经数载未能建成,但吾师一心坚定,始终如一地坚持。
英明的君主亲自梦见此景,直到今日世人才得知此事。
千家万户献上黄金,万名工匠打磨璀璨的琉璃。
不仅耗尽了泰山之木,连天宫的财资也几乎耗尽。
焚烧的香烟如云般密集,华盖轻轻低垂。
诸神环绕护佑,令众魔不敢窥探。
礼拜之时目睹这神圣的景象,焚烧香火以验证心中的疑惑。
愿割舍尘世的牵绊,让身心恒久留驻于此圣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佛教塔院的庄严与神圣气氛。"莲华付吾师"表明诗人对佛法的尊崇,"宝塔凌太空"则形象地展示了塔的高大和超脱尘世的特质。"数年功不成,一志坚自持"反映出建造这座塔所需的艰辛与毅力。"明主亲梦见,世人今始知"可能暗示着皇帝对此事的关注和认可,以及由此带来的公众的认识。

"千家献黄金,万匠磨琉璃"展示了人们对这座塔的敬仰以及建造过程中所投入的巨大财富和劳动。"既空泰山木,亦罄天府赀"则是对其宏伟规模的一种比喻,强调了它不仅是物质上的壮观,更有精神上的丰富。

"焚香如云屯,蟠盖珊珊垂"描绘出一种庄严肃穆的宗教仪式,而"悉窣神绕护,众魔不敢窥"则表达了塔院所具有的神圣力量和辟邪作用。最后两句"作礼睹灵境,焚香方證疑"与"庶割区中缘,脱身恒在兹"似乎是在讲述个人在此灵境中的体验,以及通过这种体验获得心灵上的解脱和超然。

诗中充满了对佛法的崇敬、建筑的壮观以及精神修行的深邃。通过这样的描绘,岑参不仅展现了多宝塔院的实景,更传递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心灵净化与解脱的宗教情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