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咏网赏析

咏网

宋 · 孔平仲
已向晴漪下,还于晚架张。
鳞馀银皎皎,目带泪浪浪。
细入诗人咏,轻随钓叟装。
结绳相效久,遗象本归藏。

鉴赏

这首诗《咏网》由宋代诗人孔平仲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渔网的形象与用途。首句“已向晴漪下”,描绘了渔网在清澈的水面之下,暗示着渔网的使用场景——捕鱼。接着,“还于晚架张”则描述了渔网在傍晚时分被展开的情景,体现了渔民劳作的时间安排。

“鳞馀银皎皎,目带泪浪浪”两句,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将渔网比作银色的鳞片,既形象地描绘了渔网的光泽,也暗示了其在水中反射阳光的美丽景象;同时,将网眼比作带泪的波浪,生动地表现了网眼的形态,同时也可能暗含了对捕鱼行为中生命的哀怜之情。

“细入诗人咏,轻随钓叟装”则进一步展现了渔网在文化与生活中的双重角色。一方面,它成为了诗人笔下的素材,融入了文学作品之中,体现了其艺术价值;另一方面,它伴随着钓鱼老人的日常,是生活的一部分,体现了实用价值。

最后,“结绳相效久,遗象本归藏”表达了渔网长久以来的使用历史以及其在文化传承中的地位。结绳是古代记事的方法,这里借指渔网的制作工艺或历史传承,而“遗象本归藏”则可能意味着渔网作为文化遗产,应当被保存和传承下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渔网的外在形态、使用场景及其在文化生活中的意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类活动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传统技艺与文化的尊重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