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张繇所画霜林云岫图
元 · 邓文原
惭余生也晚,未能识君颜。
宿秉川岳气,时发胸臆山。
涧壑自回互,溪林若萦环。
云光映天色,秋叶舒锦斑。
室中有扬子,向晚启玄关。
何如尘外侣,日夕相与还。
悠悠个中意,未许落人寰。
宿秉川岳气,时发胸臆山。
涧壑自回互,溪林若萦环。
云光映天色,秋叶舒锦斑。
室中有扬子,向晚启玄关。
何如尘外侣,日夕相与还。
悠悠个中意,未许落人寰。
鉴赏
这首诗由元代诗人邓文原创作,名为《题张繇所画霜林云岫图》。诗中描绘了画家张繇所绘霜林云岫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宁静。
首句“惭余生也晚,未能识君颜”,表达了诗人对未能亲眼见到画家真容的遗憾,同时也流露出对画作的期待之情。接着,“宿秉川岳气,时发胸臆山”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山水赋予生命,仿佛它们是诗人内心情感的载体,时而激荡,时而平静。
“涧壑自回互,溪林若萦环”描绘了山间溪流与林木的自然之美,展现出一种动态与静态的和谐统一。“云光映天色,秋叶舒锦斑”则将画面的色彩与光影巧妙结合,秋叶在阳光的照耀下呈现出斑斓的色彩,如同织锦一般美丽。
“室中有扬子,向晚启玄关”转而描述室内的情景,扬子可能是指室内的一位隐士或画家,向晚时分,他打开了一扇通往精神世界的门户,暗示着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
最后,“何如尘外侣,日夕相与还”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的向往。“悠悠个中意,未许落人寰”则强调了这种意境的深远与难以言表,似乎只有在心灵深处才能真正体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精神自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