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脩父知县万里寄诗久未能答午枕梦见之觉而有答赏析

脩父知县万里寄诗久未能答午枕梦见之觉而有答

宋 · 陈起
梦觉疏蝉韵更凄,阑干曲曲柳阴移。
吴蚕蜀茧缲千尺,一种愁机两处丝。

注释

梦觉:梦醒。
疏蝉:稀疏的蝉鸣。
阑干:曲折的栏杆。
柳阴移:柳树的阴影移动。
吴蚕:江南的蚕。
蜀茧:蜀地的蚕茧。
缲千尺:织出的丝绸长达千尺。
愁机:愁绪的织机。
两处丝:两地交织的丝线。

翻译

梦醒时分,稀疏的蝉鸣更显得凄凉,曲折的栏杆下,柳树的阴影在移动。
江南的蚕丝和蜀地的茧,织出的丝绸长达千尺,同样的忧愁,却在这两地交织。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一幅秋夜梦境的画面。诗人梦醒后,耳畔尚残留着稀疏的蝉鸣声,显得更为凄凉。他倚着栏杆,看到柳树的阴影在月光下移动,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接着,诗人联想到遥远的地方,吴地和蜀地的蚕丝正在被抽丝纺织,虽然两地相隔万里,但都在为同一份愁绪忙碌,仿佛织就的是相同的愁思。

整首诗以梦境为引,通过蝉鸣、柳阴和缫丝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共同的情感纽带。陈起以细腻的笔触,将梦境与现实交织,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共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