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广陵送别宋员外佐越郑舍人还京赏析

广陵送别宋员外佐越郑舍人还京

唐 · 韦述
朱绂临秦望,皇华赴洛桥。
文章南渡越,书奏北归朝。
树入江云尽,城衔海月遥。
秋风将客思,川上晚萧萧。

注释

朱绂:古代官员的红色礼服。
秦望:指秦国故地,这里代指长安或京都。
皇华:古代称使者或使臣。
洛桥:洛阳的著名桥梁,代指洛阳。
南渡越:指南下到越地,越地指今浙江一带。
书奏:奏章,古代臣子向皇帝上书言事。
北归朝:指返回朝廷,向北去长安或洛阳。
树入江云尽:描绘树木与江边云彩相接,形象表现景色辽远。
城衔海月遥:形容城墙仿佛连接着远方的海月,意境深远。
秋风将客思:秋风勾起了旅客的思乡之情。
川上晚萧萧:河岸上傍晚的风吹过,草木发出萧瑟的声音。

翻译

身着红色官服来到秦地眺望,像使者一样前往洛阳桥。
诗文随着南渡到越地,奏章则是向北回到朝廷。
树木映入江边的云彩中消失,城墙仿佛衔着遥远的海月。
秋风吹起,带来客人的思绪,河流上的傍晚一片萧瑟。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江南与友人宋员外佐告别的情景。首句“朱绂临秦望,皇华赴洛桥”通过对比鲜明的色彩和地名,营造出一种离别之情的氛围。“文章南渡越,书奏北归朝”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仰慕,以及友人将要返回京城的消息。接着,“树入江云尽,城衔海月遥”用自然景物描绘出一种淡远的情怀和广阔的空间感。

最后两句“秋风将客思,川上晚萧萧”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在秋风中对离去友人的思念之情。这里,“秋风”常被用来比喻离别之苦,而“川上晚萧萧”则增添了一种孤寂和凄凉的感觉,强化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友情的深沉表达,展现出了古代文人的情操与文学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