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墙为西宾王先生作
明 · 谢迁
一室真环堵,端居总面墙。
进修宁自蔽,退息解深藏。
扫榻尘无渍,翻经隙有光。
沉潜思阙里,寤寐见陶唐。
灯火黄昏静,弦歌白昼长。
受墁非粪土,充栋是书香。
沽酒当头过,观梅倚角芳。
春随邻蝶至,雨洗甃苔荒。
檐旭留冬煖,山风透晚凉。
窥云穿瓮牖,待月转回廊。
俗驾何缘入,佳声定远扬。
我来试推倒,同上振衣冈。
进修宁自蔽,退息解深藏。
扫榻尘无渍,翻经隙有光。
沉潜思阙里,寤寐见陶唐。
灯火黄昏静,弦歌白昼长。
受墁非粪土,充栋是书香。
沽酒当头过,观梅倚角芳。
春随邻蝶至,雨洗甃苔荒。
檐旭留冬煖,山风透晚凉。
窥云穿瓮牖,待月转回廊。
俗驾何缘入,佳声定远扬。
我来试推倒,同上振衣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西宾王先生居所的简朴与宁静,以及其生活中的高雅情趣和深厚学识。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王先生在室内读书、饮酒、观梅、赏春等日常活动,以及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
首句“一室真环堵”,点明了王先生居所的简陋,但紧接着“端居总面墙”一句,却以“总面墙”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王先生虽身处简陋之室,但内心世界丰富无比,不被外界物质所蔽。接下来的几句,“进修宁自蔽,退息解深藏”,进一步强调了王先生对学问的追求和内心的宁静,无论是在忙碌还是闲暇之时,都能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和内心的平和。
“扫榻尘无渍,翻经隙有光”,描绘了王先生居住环境的整洁与明亮,以及他对书籍的热爱。通过“沉潜思阙里,寤寐见陶唐”,诗人表达了王先生对古代圣贤思想的深入思考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灯火黄昏静,弦歌白昼长”,展现了王先生在夜晚的宁静中阅读,在白天的时光里弹琴唱歌,享受生活的每一刻。接下来的“受墁非粪土,充栋是书香”,则赞美了书籍的价值,它们不仅不是低贱之物,反而充满了智慧和知识的香气。
“沽酒当头过,观梅倚角芳”,描述了王先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乐趣,无论是品尝美酒,还是欣赏梅花,都充满了生活的诗意。最后,“春随邻蝶至,雨洗甃苔荒”,表现了春天的到来,邻近的蝴蝶飞舞,雨水洗净了石板上的青苔,大自然的生机勃勃与王先生的内心世界相映成趣。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细节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王先生作为一个学者的高洁品质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王先生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