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官牵马图
若教立仗丹墀下,恐负平生泛驾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太液池畔一匹刚沐浴过的骏马,被牵至未央门外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马匹的神态与环境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既庄重又略带遗憾的氛围。
首句“太液池边新浴罢”,以“新浴罢”三字生动地刻画出马匹经过清洗后的洁净与光鲜,仿佛能感受到水珠在马身上轻轻滑落的清凉感。太液池作为皇家园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庄严与美丽为马匹增添了一层神圣的光环。
次句“未央门外乍牵来”,通过“乍”字,展现了牵马人动作的突然性与马匹被引领时的适应过程。未央门作为古代皇宫的重要入口,其庄严与威严暗示着马匹即将面对的不仅是日常的行走,更可能是一系列重要的仪式或任务。
后两句“若教立仗丹墀下,恐负平生泛驾才”,则表达了对马匹才能的惋惜与期待。诗人设想如果这匹马能够站在宫殿的丹墀之下,参与仪仗队列,那么它那非凡的驾驭技巧和勇猛精神或许会被埋没。这里不仅赞美了马匹的才能,也暗含了对人才被忽视或未能充分发挥其潜力的社会现象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匹骏马的日常场景,巧妙地融入了对马匹才能的赞美与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词语解释
丹墀的意思:◎ 丹墀 dānchí[red steps leading up to a imperial palace] 宫殿前的红色台阶及台阶上的空地...
泛驾的意思:翻车。亦喻不受驾御。《汉书·武帝纪》:“夫泛驾之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 颜师古 注:“泛,覆也……覆驾者,言马有逸气而不循轨辙也。” 清 侯方域 《答孙生书》:“放之不知其千里,息焉则止于闲,非是则踢之嚙之,且泛驾矣。”...
立仗的意思:设立仪仗。亦即指仪仗。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每元日冬至立仗,大官皆备珂伞,列烛有至五六百炬者,谓之火城。” 宋 苏轼 《用前韵答西掖诸公见和》:“小殿垂帘白玉钩, 大宛 立仗朱丝鞚。”...
平生的意思:[释义](1) (名)终身;一生。 (2) (副)从来。 [构成]偏正式:平(生 [例句]他把入党看做是平生的大事。(作定语)[同音]平声...
太液的意思:(1).古池名。 汉 太液池 ,在 陕西省 长安县 西。 武帝 元封 元年(公元前110年)开凿,周回十顷。池中筑 渐台 ,高二十馀丈;又起三山,以象 瀛洲 、 蓬莱 、 方丈 三神山,刻金石为鱼龙奇禽异兽之属。 汉 班固 《西都赋》:“前唐中而后 太液 。”参阅《三辅黄图》卷四。(2).古池名。 唐 太液池 ,在 大明宫 中 含凉殿 后,中有 太液亭 。 唐 李白 《宫中行乐词》之八:“鶯歌闻 太液 ,凤吹遶 瀛洲 。”参阅 清 《嘉庆一统志·西安府二·大明宫》。(3).古池名。 元 、 明...
未央的意思:◎ 未央 wèiyāng[not ended] 未已;未尽夜如何其?夜未央。——《诗·小雅·庭燎》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楚辞·离骚》此恨未央...
液池的意思:即 太液池 。 汉 、 唐 、 元 等朝皆有开凿,所在地方亦不相同。 汉 太液池 也称 蓬莱池 ,池中筑 渐台 ,高二十馀丈,起 蓬莱 、 方丈 、 瀛洲 、 壶梁 ,像海中神仙、龟、鱼之属。 明 杨慎 《白云岩为谢左溪赋》:“ 震泽 昔从龙, 液池 曾下鵠。”参见“ 太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