荫坪叠落花前颌四首索和己未及今十年矣感而赋此(其四)
清末民国初 · 陈宝琛
底急韶华不我留,馀春惜取曲江头。
纵横满地谁能扫,高下随风那自由?几树棠梨差可馆,旧时花萼岂无楼?夜阑犹剔残灯照,心恋空林敢即休?
纵横满地谁能扫,高下随风那自由?几树棠梨差可馆,旧时花萼岂无楼?夜阑犹剔残灯照,心恋空林敢即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韶华易逝,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珍惜与感慨。首句“底急韶华不我留”表达了时间匆匆,美好时光难以挽留的无奈。接着“馀春惜取曲江头”,诗人选择在曲江边珍惜剩余的春光,流露出对春天的眷恋之情。
“纵横满地谁能扫,高下随风那自由?”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暗喻人生的不可预知和命运的无常。满地的落花无法被清扫,随风飘扬,象征着生命的轨迹不受人力控制。
“几树棠梨差可馆,旧时花萼岂无楼?”这里以棠梨树和花萼楼为喻,表达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几棵棠梨树或许可以暂时成为栖息之所,但旧时的繁华与楼阁却已不再。
最后,“夜阑犹剔残灯照,心恋空林敢即休?”诗人深夜仍在挑灯夜读或思考,内心深爱着这片空寂的森林,即使面对岁月的流逝,也不愿轻易放弃。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深深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