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高殿撰题东山
宋 · 陈造
庐山佳处云英英,鹤归谁识丁佐卿。
东林遗址倏兴废,未害诸老传清名。
向来杖屦孰游历,猿鸟近人鸥不惊。
乐天本愿祇兜率,思邈不忘听化城。
一从棘位复帅阃,晋酌白兽悬旄旌。
先生本自远公辈,梦系莲社松竹行。
即今上品已补处,妙句留并山峥嵘。
未下饮光领一笑,曾是圆泽论三生。
何人著语嗣绝响,浪许伯起新有声。
尚忆诗翁运椽笔,坐排九派咸东倾。
东林遗址倏兴废,未害诸老传清名。
向来杖屦孰游历,猿鸟近人鸥不惊。
乐天本愿祇兜率,思邈不忘听化城。
一从棘位复帅阃,晋酌白兽悬旄旌。
先生本自远公辈,梦系莲社松竹行。
即今上品已补处,妙句留并山峥嵘。
未下饮光领一笑,曾是圆泽论三生。
何人著语嗣绝响,浪许伯起新有声。
尚忆诗翁运椽笔,坐排九派咸东倾。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云英英:云雾缭绕的样子。丁佐卿:诗人名。
兴废:兴盛和衰败。
清名:高尚的名声。
杖屦:手杖和鞋子,代指游历。
兜率:佛教中的天宫。
化城:佛教中的象征,比喻修行的境界。
帅阃:军事统帅的位置。
白兽:古代的一种旗帜。
莲社:佛教社团,以莲花为象征。
妙句:优美的诗句。
圆泽:唐代僧人,与李白有关的典故。
伯起:可能指某位诗人。
诗翁:指前文提到的诗人。
九派:长江的九条支流。
翻译
庐山美景云雾缭绕,鹤儿归巢又有谁知道丁佐卿。东林古迹忽兴忽废,却不妨碍老人们留下清名。
往昔谁曾游历此地,猿鸟亲近人而不惊。
白居易本愿在兜率宫,王维心中不忘化城的教诲。
自从重返高位领军务,他举杯白兽旗,威仪显赫。
先生如同远公一类人物,梦中牵挂着莲社的松竹生活。
如今高官已补缺,他的妙句与山川共峥嵘。
未曾放下酒杯笑谈,他曾与圆泽论及三世情缘。
谁承继他的文采,让伯起的新声浪迹尘间。
还记得诗翁挥毫泼墨,他的诗才使长江九派皆东流。
鉴赏
这首宋诗《次韵高殿撰题东山》是宋代诗人陈造的作品,通过对庐山东林寺遗址的描绘,赞美了其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诗人提及丁佐卿等高僧的清名,以及白居易、孙思邈等历史人物与庐山的渊源,表达了对先贤风范的敬仰。诗人感叹自己未能亲历庐山胜景,但称赞了高殿撰的诗歌才华,认为他的诗句能与山势相媲美,甚至能超越前人如圆泽禅师的诗作。最后,诗人期待未来能有更多像高殿撰这样的人才,继续发扬庐山的文化精神,使得诗篇流传不息,影响深远。整首诗充满了对历史文化的感慨和对文学创作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