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杜伯高
宋 · 陈傅良
腊后玄冥意气骄,馀寒造物亦亡聊。
风收夜雨春何浅,云障朝暾雪不消。
真悟此生才半岁,恣听何处是三朝。
粲然一笑将迎我,赖有江梅慰寂寥。
风收夜雨春何浅,云障朝暾雪不消。
真悟此生才半岁,恣听何处是三朝。
粲然一笑将迎我,赖有江梅慰寂寥。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腊后:冬季之后。玄冥:寒冷的象征。
意气:气势。
造物:大自然。
亡聊:无趣。
风收:风雨停止。
夜雨:夜晚的雨。
春何浅:春天的气息不深。
朝暾:早晨的阳光。
雪不消:雪未融化。
真悟:真正领悟。
此生:这一生。
才半岁:仅仅半年。
恣听:任意倾听。
三朝:未来的多个春天。
粲然一笑:灿烂的笑容。
迎我:迎接我。
赖有:幸亏有。
江梅:江边的梅花。
慰寂寥:安慰寂寞。
翻译
冬去之后,寒气依然强烈,万物似乎都失去了生机。夜晚的风雨已停,但春天的气息并未浓厚,早晨的阳光被云层遮挡,积雪仍未消融。
我只有半岁的生命体验到了真实的世界,不知未来还有多少个春天。
灿烂的笑容迎接我,幸好有江边的梅花陪伴,驱散了我心中的孤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去春来的时节景象,以及诗人与友人杜伯高的互动。首句“腊后玄冥意气骄”中,“腊后”指农历腊月之后,冬去春来之际,而“玄冥”象征寒冬,这里形容冬日余寒犹存,但已显露出春天的气息。“馀寒造物亦亡聊”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转变,连自然界都感到无趣,暗示着冬天的结束。
第二句“风收夜雨春何浅”描绘了春雨初歇,春风拂面的场景,暗示春天已经悄然来临,尽管春意尚浅。第三句“云障朝暾雪不消”则以云层遮挡阳光,积雪未消,形象地展现了早春的寒冷和残雪。
诗人感慨自己“真悟此生才半岁”,暗示自己年纪尚轻,对人生还有许多领悟和期待。他期待着“恣听何处是三朝”,即倾听未来的变化,期待春天的进一步深化。
最后一句“粲然一笑将迎我,赖有江梅慰寂寥”则是诗人对友人杜伯高的期待,希望他在这样的季节转换中能带来欢笑,以梅花的坚韧和早春的生机来驱散诗人的寂寥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寓含了对人生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