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福善寺宣和画壁赏析

福善寺宣和画壁

元末明初 · 王翰
宣和崇画古来稀,名笔谁知向此挥。
贝叶写成清梵语,空花飞满古天衣。
咒师持钵䧏龙下,禅子谈经跨虎归。
他日重来持粉墨,近窗临榻得依稀。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王翰所作的《福善寺宣和画壁》,描绘了宣和年间崇高的绘画艺术,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诗中以“宣和崇画古来稀”开篇,点出宣和年间绘画艺术的珍贵与稀有,引出对名笔的赞叹。接着,“名笔谁知向此挥”一句,表达了对画家技艺的敬仰,同时暗示了绘画作品的神秘与独特。

“贝叶写成清梵语,空花飞满古天衣”两句,运用了佛教元素,将绘画中的内容与佛教文化相融合,展现了作品的宗教意义和艺术魅力。贝叶象征着佛教经典,清梵语则代表了高洁的教义;而空花与古天衣,则是通过自然与服饰的意象,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意境,赋予了作品以超脱世俗的美感。

“咒师持钵䧏龙下,禅子谈经跨虎归”这两句,通过咒师与禅子的形象,展现了佛教修行者的形象,以及他们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咒师手持钵盂,似乎在召唤龙降下,禅子则骑着老虎归来,传达了一种超凡脱俗、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这种描绘不仅体现了佛教文化的深邃,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最后,“他日重来持粉墨,近窗临榻得依稀”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再次欣赏这幅壁画的期待,以及对艺术作品持久魅力的感慨。这里的“持粉墨”既指再次观赏,也暗含着对艺术创作过程的尊重与怀念。“近窗临榻得依稀”,则描绘了一种静谧、沉浸于艺术之美的场景,强调了艺术作品对人心灵的触动与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宣和年间绘画艺术的赞美,以及对作品中蕴含的文化、宗教和生活哲学的探讨,展现了艺术与信仰、自然、生活的深刻联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艺术作品的珍视与向往。

词语解释

贝叶的意思:古代 印度 人用以写经的树叶。亦借指佛经。 唐 玄奘 《谢敕赉经序启》:“遂使 给园 精舍,并入提封;贝叶灵文,咸归册府。” 元 荣肇 《原释》:“如兇恶之徒,日诵贝叶之书,心藏蛇蝎之行,既死矣,以其能信佛,佛即引之而享天堂之乐。”...

禅子的意思:信佛者;僧侣。 唐 皎然 《闻钟》诗:“永夜一禪子,泠然心境中。” 唐 姚合 《寄题尉迟少卿郊居》诗:“隅坐唯禪子,随行只药童。” 清 赵翼 《苦热》诗:“聊同禪子日掩关,迄同病夫昼脇席。”...

持钵的意思:(1).佛教语。托钵。 南朝 梁 沉约 《述僧设会论》:“至时持鉢往福众生。” 唐 吴融 《金陵遇悟空上人》诗:“东阁无人事渺茫,老僧持鉢过 丹阳 。”(2).引申为行脚。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七·三僧》:“愿得一茅菴,足供大士像,旁可坐卧诵经,足跡不出门,而免持鉢之苦。”...

梵语的意思:◎ 梵语,梵文 Fànyǔ,Fànwén[Sanskrit] 一种古印度语言,正如印度语法家(如帕尼尼Panini)所描述的,是印度和印度教的古典语言...

粉墨的意思:◎ 粉墨 fěnmò[make-up] 修饰今乃衣绮缟,傅粉墨,岂鸿所愿哉!——《后汉书·梁鸿传》...

古来的意思:◎ 古来 gǔlái[since time immemorial] 自古以来古来如此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唐· 李白《将进酒》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清· 林觉民《与妻书》...

空花的意思:见“ 空华 ”。...

跨虎的意思: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卷十载:“ 顺阳 南乡 杨丰 ,与息名 香 於田获粟,因为虎所噬。 香 年十四,手无寸刃,直搤虎颈, 丰 遂得免。”后因以为典。 元 关汉卿 《裴度还带》第三折:“ 杨香 为父跨虎曾行李。” 元 武汉臣 《老生儿》第三折:“且问你那跨虎的 杨香 。”《雍熙乐府·斗鹌鹑》:“ 贾氏 诛龙, 杨香 跨虎。”...

名笔的意思:指有名的文章或书画。《晋书·乐广传》:“ 广 善清言而不长於笔,将让尹,请 潘岳 为表…… 岳 因取次比,便成名笔。”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下:“临 秦淮 建亭,名曰 赏心 ,中设屏及 唐 人所画《袁安卧雪图》,时称名笔。” 明 郎瑛 《七修类稿·事物五·十八学士卷》:“其子 沧洲 酷好书画,购藏名笔甚多。”...

清梵的意思:谓僧尼诵经的声音。 南朝 梁 王僧孺 《初夜文》:“大招离垢之賔,广集应真之侣,清梵含吐,一唱三嘆。” 唐 韩翃 《题僧房》诗:“名香连竹径,清梵出花臺。”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杂记上·福慧庵》:“礼罢 远公 旧时塔,数声清梵莫云多。”...

他日的意思:[释义](代)〈书〉将来的(古代有时也指过去的)某一天或某一个时期。 [构成]偏正式:他(日 [例句]他日再见。(作状语)...

谈经的意思:(1).谈论儒家经义。《宋史·曾几传》:“ 几 独从之,谈经论事,与之合。”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九:“谈经忘却三公贵,只作 先秦 伏胜 看。”(2).讲说佛经;念经。《北宫词纪·沉醉东风·僧犯奸得马裱褙救》:“对人前敲禪板谈经説法,背地里跳墙头恋酒贪花。”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鸷忍·凶憎》:“僧 慧林 谈经 吴 门。”(3). 宋 代“说话”的四种家数之一。讲说佛经经义或佛经故事。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小说讲经史》:“谈经者,谓演説佛书。”...

天衣的意思:(1).佛教谓诸天人所着之衣。《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一切菩萨行道劫数久近者,譬如一里二里乃至十里石,方广亦然。以天衣重三銖,人中日月岁数,三年一拂此石乃尽,名一小劫。” 南朝 陈 徐陵 《天台山徐则法师碑》:“夫海水扬尘,几千年而可见;天衣拂石,几万年而应平。”(2).泛指仙神所着之衣。 唐 司空图 《云台三官堂文》:“尘蒙而庙貌全隳,蘚驳而天衣半褫。” 许地山 《缀网劳蛛·商人妇》:“ 阿丹浩挖 被天魔 阿扎贼 来引诱,吃了 阿拉 所禁的果子,当时他们二人底天衣都化没了。”(3).帝王所着之衣...

宣和的意思:(1).疏通调和。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序:“余少好音声,长而翫之,以为物有盛衰,而此无变,滋味有猒,而此不勌,可以导养神气,宣和情志。处穷独而不闷者,莫近於音声也。” 唐 白居易 《为人上宰相书》:“如此,则相公得不匡辅其政,缉熙其令,宣和其风乎?然则,匡辅、缉熙、宣和之道,某虽不敏,尝闻於师焉。”(2).借称 宋 徽宗 赵佶 。 宣和 为其年号。 金 元好问 《俳体雪香亭杂咏》之五:“御屏零落 宣和 笔,留得 华清 《按乐图》。” 明 吴宽 《大房金源诸陵》诗之一:“却是 宣和 解亡...

依稀的意思:◎ 依稀 yīxī[vaguely;dimly] 含糊不清地,不明确地依稀掩映。——清· 林觉民《与妻书》...

重来的意思:(1).再来;复来。 晋 陶潜 《杂诗》之一:“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宋 秦观 《望海潮·洛阳怀古》词:“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事事堪嗟。” 刘大白 《丁宁·春雪》:“让寒飙卷将冻雨,重来称霸。”(2). 汉 乐曲名。《宋书·乐志一》:“ 章帝 元和 二年,宗庙乐……加宗庙食举《重来》、《上陵》二曲,合八典为上陵食举。”《宋书·乐志一》:“ 汉 太乐食举十三曲:一曰《鹿鸣》,二曰《重来》。”...

咒师的意思:1.亦作"咒师"。 2."咒禁师"的省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