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四章,用渔洋秋柳韵(其二)
清末民国初 · 曹家达
灯花催薄晓天霜,春拥微波下曲塘。
塞上新声翻笛谱,陇头归思怨车箱。
云阴渺漫三神岛,香海迢遥百谷王。
应是冷交传陆范,东风吹满碧鸡坊。
塞上新声翻笛谱,陇头归思怨车箱。
云阴渺漫三神岛,香海迢遥百谷王。
应是冷交传陆范,东风吹满碧鸡坊。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清晨景象,以细腻笔触展现冬日晨光与自然之美的交融。首句“灯花催薄晓天霜”以“灯花”象征温暖与希望,与“薄晓天霜”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从寒冷中迎来曙光的意境。次句“春拥微波下曲塘”则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融入水波轻漾的塘面,展现出一种温柔而充满生命力的画面。
接着,“塞上新声翻笛谱,陇头归思怨车箱”两句,通过音乐和旅行的意象,表达了对远方和过去的思念之情,笛声仿佛穿越了边塞的风沙,车箱中的归思则充满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这种情感的表达,既具地域特色,又富含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捕捉和深刻感悟。
后半部分“云阴渺漫三神岛,香海迢遥百谷王”则转向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云雾缭绕的岛屿与遥远的香海、百谷之王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神秘而又壮丽的氛围。这里的“香海”与“百谷王”不仅指自然界的丰富与繁荣,也暗含着对精神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应是冷交传陆范,东风吹满碧鸡坊”以“冷交”与“陆范”为引子,巧妙地将前文的情感与景象串联起来,通过“东风”与“碧鸡坊”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季节更替的美好,也寓意着希望与新生的到来。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描绘与壮丽的自然景观之间找到了和谐的平衡,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生活的独特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