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峰访东坡故居
清 · 丘逢甲
噫嚱乎嗟哉!礼部尚书兼端明殿翰林侍读两学士,已降宁远军节度之副使,更令惠州与安置。
两徙合江楼,两迁嘉祐寺。
白鹤新居始经始,上梁文已成,凿井事兼纪。
堂名德有邻,邻者岂惟翟夫子?林行婆家酒何旨!钓鱼有矶瞰江水。
斋名思无邪,诗案可勿起。
亦有西湖可行乐,堤之桥之尤可喜。
已拟携家老于此,一住四年春睡美,奈何复遣落儋耳!人言东坡仙果仙,人言东坡死不死。
东坡海外竟归矣,只因曾饱惠州饭,白鹤千年震遗址。
峨峨祠宇峰头峙,朝云有旁龛,过子亦从祀。
更祀稚川与元亮,先生可谓有邻已。
墨沼朱池尚宛然,我来访古秋城边。
文章光燄磨蝎避,耿耿奎宿方行天。
两徙合江楼,两迁嘉祐寺。
白鹤新居始经始,上梁文已成,凿井事兼纪。
堂名德有邻,邻者岂惟翟夫子?林行婆家酒何旨!钓鱼有矶瞰江水。
斋名思无邪,诗案可勿起。
亦有西湖可行乐,堤之桥之尤可喜。
已拟携家老于此,一住四年春睡美,奈何复遣落儋耳!人言东坡仙果仙,人言东坡死不死。
东坡海外竟归矣,只因曾饱惠州饭,白鹤千年震遗址。
峨峨祠宇峰头峙,朝云有旁龛,过子亦从祀。
更祀稚川与元亮,先生可谓有邻已。
墨沼朱池尚宛然,我来访古秋城边。
文章光燄磨蝎避,耿耿奎宿方行天。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丘逢甲对苏东坡故居——白鹤峰的探访之作。诗中充满了对东坡先生的敬仰和感慨。开篇以惊叹语气,描述了东坡官职变迁及在惠州的生活,如“两徙合江楼,两迁嘉祐寺”,显示出其生活的动荡。接着提到新建的居所“白鹤新居”和相关活动,如“上梁文已成,凿井事兼纪”。
诗人以“堂名德有邻”表达对东坡高尚品德的赞美,暗示邻居如翟夫子和林行婆等人的影响。他想象在“钓鱼有矶瞰江水”的环境中,东坡的“思无邪”之志得以体现。他还提及西湖的美景,表达了对东坡在此地生活的向往。
然而,诗的转折点在于东坡被贬至儋耳,诗人感叹“奈何复遣落儋耳”。接下来,诗人引用“东坡仙果仙”、“东坡死不死”的传说,寓言东坡虽遭贬谪,但精神不死。最后,诗人描绘了东坡祠宇屹立于峰头,以及朝云相伴的景象,并提及稚川和元亮两位友人也一同受到祭祀,显示了东坡的人格魅力。
结尾处,诗人漫步在“墨沼朱池”间,感受历史遗迹,称赞东坡的文章照亮了黑暗,如同奎宿星辰般永恒。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是对东坡的追忆,也是对自身境遇的反思,展现了丘逢甲对东坡的崇敬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