赈灾(其二)
清 · 伊秉绶
城中履繁霜,城外滔滔无草黄。
昔时墐户入室处,祇今舍作鼋鼍藏。
鼋鼍慎毋久窟宅,中有先人之白骨。
昔时墐户入室处,祇今舍作鼋鼍藏。
鼋鼍慎毋久窟宅,中有先人之白骨。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伊秉绶的《赈灾(其二)》描绘了一幅城乡灾情的画面。首句"城中履繁霜",形象地写出城内人们在严寒中艰难行走,暗示了生活的困苦和环境的恶劣。"城外滔滔无草黄"进一步描绘了城郊的荒凉景象,滔滔水流可能象征着洪水或干旱,草木不生,一片凄凉。
"昔时墐户入室处"回忆起往日关门闭户、居家避难的日子,与现今的困境形成对比。"祇今舍作鼋鼍藏"则寓言化地表达了灾民流离失所,甚至栖身于鼋鼍(水生动物)的洞穴中,生活悲惨至极。
最后两句"鼋鼍慎毋久窟宅,中有先人之白骨",直击人心,警示世人灾难的残酷,连动物的居所都成为人类的临时避难所,而其中可能还埋藏着祖先的遗骸,充满了哀伤和对过去的追忆。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灾民的苦难,寓言和象征手法的运用深化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