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歌赠吴季子
明末清初 · 吴伟业
人生千里与万里,黯然消魂别而已。
君独何为至于此,山非山兮水非水,生非生兮死非死!十三学经并学史,生在江南长纨绮。
词赋翩翩众莫比,白璧青蝇见排诋。
一朝束缚去,上书难自理。
绝塞千山断行李,送吏泪不止,流人复何倚。
彼尚愁不归,我行定已矣。
八月龙沙雪花起,橐驼垂腰马没耳。
白骨皑皑经战垒,黑河无船渡者几。
前忧猛虎后苍兕,土穴偷生若蝼蚁。
大鱼如山不见尾,张鬐为风沫为雨。
日月倒行入海底,白昼相逢半人鬼。
噫嘻乎悲哉!生男聪明慎勿喜,仓颉夜哭良有以,受患只从读书始。
君不见,吴季子!
君独何为至于此,山非山兮水非水,生非生兮死非死!十三学经并学史,生在江南长纨绮。
词赋翩翩众莫比,白璧青蝇见排诋。
一朝束缚去,上书难自理。
绝塞千山断行李,送吏泪不止,流人复何倚。
彼尚愁不归,我行定已矣。
八月龙沙雪花起,橐驼垂腰马没耳。
白骨皑皑经战垒,黑河无船渡者几。
前忧猛虎后苍兕,土穴偷生若蝼蚁。
大鱼如山不见尾,张鬐为风沫为雨。
日月倒行入海底,白昼相逢半人鬼。
噫嘻乎悲哉!生男聪明慎勿喜,仓颉夜哭良有以,受患只从读书始。
君不见,吴季子!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朝末年清初诗人吴伟业的《悲歌赠吴季子》,表达了对友人吴季子遭遇困境的深深同情和对读书人命运的感慨。诗中通过描绘千里万里的人生离别,展现了吴季子的无奈与哀伤。他因才华出众而遭受排挤,被迫离开家乡,旅途艰辛,甚至面临生死边缘。诗人借用“山非山兮水非水,生非生兮死非死”这样的夸张手法,强调了友人处境的极端困难。
诗中还提到吴季子自幼饱读经史,本应前途光明,却因文才遭受诋毁,暗示了当时社会对知识分子的压抑。诗人以沙漠中的严酷环境和战争遗迹,进一步渲染了友人的艰难困苦。最后,诗人警告读者,即使是聪明才子,读书也可能带来不幸,引用仓颉造字的典故,暗示知识可能带来的苦难。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友人命运的悲歌,揭示了那个时代的读书人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和深刻的社会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