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鹤
明 · 史鉴
明月出沧海,流光照中庭。
翩翩青田姿,深夜时长鸣。
一声闻于天,露白凉风生。
铿锵激金奏,悠扬协鸾笙。
达人厌丝竹,隐几冥心听。
高低尽成律,入耳通心灵。
沉吟不知味,恍若闻韶韺。
但恐众仙至,驱之游太清。
翩翩青田姿,深夜时长鸣。
一声闻于天,露白凉风生。
铿锵激金奏,悠扬协鸾笙。
达人厌丝竹,隐几冥心听。
高低尽成律,入耳通心灵。
沉吟不知味,恍若闻韶韺。
但恐众仙至,驱之游太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庭院中聆听鹤鸣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鹤鸣的美妙与深邃,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和内心的宁静。
首句“明月出沧海,流光照中庭”以月出海面,月光洒满庭院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接着,“翩翩青田姿,深夜时长鸣”描绘了鹤的优雅姿态和深夜中悠扬的鸣叫声,赋予了鹤以生命和灵性。
“一声闻于天,露白凉风生”写出了鹤鸣声传遍天空,露水在月光下显得更加洁白,微风吹起,带来一丝凉意,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清凉。接下来,“铿锵激金奏,悠扬协鸾笙”将鹤鸣比作金奏和鸾笙的合奏,形象地表现了鹤鸣的和谐与美妙。
“达人厌丝竹,隐几冥心听”表达了诗人对世俗音乐的厌倦,转而沉浸在自然之声中,寻求内心的平静。以下几句“高低尽成律,入耳通心灵”描述了鹤鸣声的韵律之美,能够触动人心,引发深思。
“沉吟不知味,恍若闻韶韺”则表达了诗人沉浸于鹤鸣之中的感受,仿佛听到了古代圣贤的教诲,内心得到了升华。最后,“但恐众仙至,驱之游太清”暗示了诗人担心打扰到仙界的宁静,希望鹤能自由自在地飞翔于天际,表达了对自然和谐与超脱境界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鹤鸣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