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答吹台先生送蜀山人见简之作
言送将归人,复念中林士。
殷勤吐芳藻,绸缪寓深旨。
文虹被林薄,简珠照泥滓。
子畏伐檀刺,余怀白驹美。
道同无殊辙,神交有妙理。
索居序已积,孤游情难委。
写心酬妍倡,怛焉愁下里。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张羽所作的《奉答吹台先生送蜀山人见简之作》。诗中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与友人的离别之情以及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首句“若人辞天阶,消摇寒江汜”描绘了友人离开的情景,用“消摇”一词形象地表现了友人离去时的从容与洒脱,而“寒江汜”则营造出一种清冷、宁静的氛围,为离别增添了几分凄凉之感。
接下来的“言送将归人,复念中林士”,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途的关切和对其他朋友的思念,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周围世界的关注。
“殷勤吐芳藻,绸缪寓深旨”则赞美了友人的才华和深邃的思想,通过“芳藻”和“深旨”的比喻,展现了友人的文学造诣和思想深度。
“文虹被林薄,简珠照泥滓”运用自然景象的对比,寓意友人的作品如同彩虹般绚丽,照亮了平凡的生活,使平凡的事物变得不凡。
“子畏伐檀刺,余怀白驹美”引用典故,表达了对友人品格的敬仰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感慨和追求。
“道同无殊辙,神交有妙理”强调了诗人与友人在精神上的共鸣和理解,即使在不同的道路上前行,也能找到相通之处,体现了深厚的精神交流。
“索居序已积,孤游情难委”表达了诗人因友人离去而产生的孤独感和对相聚时光的怀念,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写心酬妍倡,怛焉愁下里”则是诗人以诗歌的形式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通过“妍倡”和“怛焉愁下里”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世界。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通过对离别、友情、自然、艺术等多个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深刻的人生感悟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词语解释
白驹的意思:(1).白色骏马。比喻贤人、隐士。语出《诗·小雅·白驹》:“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縶之维之,以永今朝。”《后汉书·崔駰传》:“懿氓蚩之悟悔兮,慕白驹之所从。” 宋 陆游 《寄题胡基仲故居》诗:“浮云每叹成苍狗,空谷谁能縶白驹。” 清 钱谦益 《父国光先赠中宪大夫河南归德府知府加赠太常少卿仍前阶制》:“皎皎白驹,世咸慕逸民於空谷。”(2).《诗·小雅》篇名。《诗·小雅·白驹序》:“《白驹》,大夫刺 宣王 也。” 郑玄 笺:“刺其不能留贤也。”(3).用作赠别贤士之辞。 汉 王粲 《赠士孙文始》诗:“虽则...
绸缪的意思:◎ 绸缪 chóumóu(1) [bind tightly]∶紧密缠缚绸缪束薪。——《诗·唐风·绸缪》(2) [be sentimentally attached]∶缠绵;情意深厚发函伸纸,是何文采之巨丽,而慰喻之绸缪乎!——吴质《答东阿王书》绸缪之旨,有同骨肉。——卢湛《赠刘琨一首并书》...
伐檀的意思:◎ 伐檀 fátán[Fatan] 篇名。《诗经》里的诗,通常拿开头一句里的两个字作为全诗的题目。檀,檀树,木质坚实,古代用作制造车子的材料...
孤游的意思:独游。 晋 木华 《海赋》:“鱼则横海之鲸,突扤孤游。” 南朝 宋 谢灵运 《于南山往北山经湖瞻眺》诗:“不惜去人远,但恨莫与同。孤游非情叹,赏废理谁通。” 南朝 梁 任昉 《赠郭桐庐出溪口见候久之郭生方至》诗:“亲好自斯絶,孤游从此辞。” 宋 朱熹 《卜居》诗:“朋来即共懽,客去成孤游。”...
归人的意思:◎ 归人 guīrén(1) [returned people]∶回归家园的人荒途无归人,时时见废墟。——晋· 陶渊明《和刘柴桑》(2) [the dead]∶指死人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唐· 李白《拟古》九...
寒江的意思:称秋冬季节的江河水面。 南朝 梁 何逊 《夕望江桥示萧咨议杨建康江主簿》诗:“旅人多忧思,寒江復寂寥。” 唐 柳宗元 《江雪》诗:“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宋 朱熹 《菩萨蛮·次圭父回文韵》词:“暮江寒碧縈长路,路长縈碧寒江暮。” 清 黄鷟来 《冬日送程与山归新安》诗:“此时独乘艇,心接寒江月。”...
简珠的意思:大珠。 汉 应瑒 《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简珠堕沙石,何能中自谐。” 明 汪道昆 《洛水悲》:“[旦]妾身愿奉明璫以酬令德。[生]得此简珠,敢不怀德。”...
江汜的意思:(1).江边。汜,通“ 涘 ”。 晋 陆机 《为顾彦先赠妇》诗之一:“愿假归鸿翼,翻飞游江汜。”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违利建於 海昏 ,创惟桑於江汜。” 唐 白居易 《长庆二年出守杭州路次蓝溪作》诗:“ 餘杭 乃名郡,郡郭临江汜。” 清 方文 《石桥怀与治》诗:“况乃隔中州,伊人渺江汜。”(2).《诗·召南》篇名《江有汜》的简称。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中》:“《诗》虽四言,亦开众体,《江汜》发三言之耑,《雀角》肇五言之始。”又因此篇内容是写妇人遭遗弃后的哀诉,故亦用以代称弃妇之怨辞。...
林薄的意思:◎ 林薄 línbó[wild jungle] 草木生长茂密之处...
妙理的意思:精微的道理。 三国 魏 曹植 《汉二祖优劣论》:“通黄中之妙理,韜亚圣之奇才。” 唐 杜甫 《晦日寻崔戢李封》诗:“浊醪有妙理,庶用慰沉浮。” 金 王若虚 《揖翠轩赋》:“物之在天下,皆妙理之所寓也。” 清 黄鷟来 《雨晴游弘济寺访蒲庵和尚》诗:“捶钩畅玄旨,妙理穷指摘。”...
泥滓的意思:(1).泥渣。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日月挟虫鸟之瑕,不妨丽天之景; 黄河 含泥滓之浊,不害凌山之流。”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方物》:“以今观之,昌阳待泥土而生,昌蒲一有泥滓则死矣。” 明 徐渭 《翠乡梦》第一出:“但恐金沙未汰,不免夹带些泥滓。” 清 方文 《枞川苦雨柬李仲山孙子糓》诗:“春来湖畔泥滓滑,欲行不行空踟躕。”(2).犹污浊。比喻耻辱。《文选·潘岳<西征赋>》“奋迅泥滓” 李善 注引 汉 李陵 《与苏武书》:“言为瑕秽,动增泥滓。”(3).指视为污浊;贱视。 唐 皮日...
神交的意思:[释义](1) (名)指心意投合、相知有素的朋友。 (2) (名)彼此慕名而没有见过面的友谊。 [构成]偏正式:神〔交...
殊辙的意思:不同的辙迹。指不同的途径。 南朝 宋 王僧达 《和琅邪王仿古》:“显轨莫殊辙,幽涂岂异魂。” 宋 陈傅良 《答朱翔远见别》诗:“总角相看五十年,行藏殊辙各皤然。”...
索居的意思:◎ 索居 suǒjū[live alone] 孤身独居吾离群而索居,亦已久矣。——《礼记·檀弓上》...
天阶的意思:亦作“ 天堦 ”。 1.宫殿的台阶。多借指朝廷。 汉 张衡 《东京赋》:“登圣王於天阶,章 汉 祚之有秩。” 唐 岑参 《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诗:“无由謁天阶,却欲归沧浪。”《敦煌变文集·捉季布变文》:“ 季布 得官而谢勑,拜舞天堦喜气新。” 明 张凤翼 《红拂记·华夷一统》:“听歌謳欢腾万方,天阶拜祝霞觴。”(2).天宫的殿阶。 唐 韩愈 《月蚀诗效玉川子作》:“无梯可上天,天阶无由有臣踪。” 唐 李商隐 《重过圣女祠》诗:“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3).星名。《晋书·天文志上》:“又曰三台...
文虹的意思:彩虹。《艺文类聚》卷三引 晋 傅玄 《阳春赋》:“丹霞横景,文虹竟天。”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镜文虹於綺疏,浸兰泉於玉砌。”...
无殊的意思:◎ 无殊 wúshū[have no difference] 没有特别之处...
下里的意思:◎ 下里 xiàli[aspect or direction;countryside] 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人群忽拉一下向四下里散开...
消摇的意思:逍遥。悠闲自得貌。消,通“ 逍 ”。《礼记·檀弓上》:“ 孔子 蚤作,负手曳杖,消摇于门。”《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消摇乎襄羊,降集乎北紘。” 李善 注引 司马彪 曰:“消摇,消遥也。”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愚计此时,当直捣 黄龙 而痛饮矣,乃阻兵不进, 河 上消摇,坐失机宜。”...
写心的意思:(1).抒发内心感情。 晋 张华 《答何劭》诗之二:“是用感嘉貺,写心出中诚。”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蒋琛》:“敢写心兮歌一曲,无誚余持盃以淹留。”《花月痕》第九回:“ 钟期 死矣渺知音,流水高山枉写心;赏雅几能还赏俗,丝桐悔作 伯牙 琴。”(2).谓描写人的内心世界。 宋 梅尧臣 《传神悦躬上人》诗:“握中一寸毫,宝匣百鍊金。鑑貌不鑑道,写形寧写心。”(3).舒心,开心。 唐 吴筠 《登庐山东峰观九江合彭蠡湖》诗:“写心陟云峯,纵目还縹緲。”...
妍倡的意思:美好的伎乐。 三国 魏 曹植 《娱宾赋》:“办中厨之丰膳兮,作 齐 郑 之妍倡。”...
殷勤的意思:◎ 殷勤 yīnqín(1) [deep affection]∶情意深厚鞠养殷情致殷勤之意。——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2) [solicitous]∶热情周到殷勤的服务员(3) [industrious]∶勤奋殷勤小心(4) [present]∶礼物日后致殷勤...
游情的意思:(1).犹游心。《后汉书·贾逵传》:“犹朝夕恪勤,游情六蓺,研机综微,靡不审覈。”参见“ 游心 ”。(2).犹游兴。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六月》:“或酌酒以狂歌,或围碁而垂钓,游情寓意,不一而足。” 宋 周密 《木兰花慢·雷峰夕照》词:“郊坰,未厌游情,云暮合,谩消凝。”...
余怀的意思:无穷的怀念。 清 大汕 厂翁 《海外纪事》卷四:“特遣副寺僧持瓣香勺水,畧敍輓歌,申奠於太翁之灵,并惟贤公节哀自慰。餘怀缕缕,未尽笔舌。”...
中林的意思:林野。《诗·周南·兔罝》:“肃肃兔罝,施于中林。” 毛 传:“中林,林中。” 马瑞辰 通释:“《尔雅》:‘牧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中林犹云中野。” 三国 蜀 诸葛亮 《宅铭》:“迹逸中林,神凝巖端。” 唐 白居易 《及第后忆旧山》诗:“偶献《子虚》登上席,却吟《招隐》忆中林。” 明 宋登春 《秋日野望》诗:“听鸟中林性,看云故国心。”...
中林士的意思:在野隐居的人。《晋书·愍帝纪赞》:“是以 汉 滨之女,守洁白之志;中林之士,有纯一之德。” 唐 王维 《郑霍二山人》诗:“岂乏中林士,无人荐至尊。” 唐 杜甫 《三川观水涨二十韵》:“因悲中林士,未脱众鱼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