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之严州写怀留别京师诸友八首(其八)
明 · 林光
老眼南畿又北畿,几人倾倒不留丝。
庙堂何患无韩范,边境今应扫貊夷。
溟海屡瞻鹏化后,朝阳真听凤鸣时。
诸君总有匡时策,莫遣封章入奏迟。
庙堂何患无韩范,边境今应扫貊夷。
溟海屡瞻鹏化后,朝阳真听凤鸣时。
诸君总有匡时策,莫遣封章入奏迟。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光所作的《将之严州写怀留别京师诸友八首》中的第八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即将离开京城前往严州时对朋友的不舍之情以及对国家大事的关切。
首句“老眼南畿又北畿”,点明诗人年事已高,即将踏上新的旅程,南北两地皆有所涉。接着“几人倾倒不留丝”一句,以夸张的手法表达出在离别之际,心中难以割舍的情感,仿佛连一丝一毫都舍不得留下。
“庙堂何患无韩范,边境今应扫貊夷”两句,借用了历史上的名臣韩愈和范仲淹的典故,表达了对朝廷人才济济的自信,同时也寄托了对边疆安宁的期望。这里“韩范”象征着贤能之臣,“貊夷”则代表外敌,诗人希望朝廷能够妥善处理边防事务,维护国家的和平与安全。
“溟海屡瞻鹏化后,朝阳真听凤鸣时”两句,运用了鹏鸟和凤凰的意象,鹏鸟翱翔于广阔的海洋之上,象征着远大的理想和广阔的视野;而凤凰则是吉祥的象征,鸣叫之时,预示着美好的事物即将到来。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充满期待,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国家会迎来繁荣昌盛的景象。
最后,“诸君总有匡时策,莫遣封章入奏迟”两句,直接呼吁在京的朋友们,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为国家的发展献计献策,不要让自己的建议和意见被拖延或忽视。这既是对朋友的勉励,也是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深厚怀念,也有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远大的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