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吴均诗三首(其三)
南北朝 · 周兴嗣
昔别襄城村,同会长安市。
谁学莱芜甑,本得王乔履。
阶前养素鹤,池中饴赤鲤。
一往玉壶上,兼复见箫史。
谁学莱芜甑,本得王乔履。
阶前养素鹤,池中饴赤鲤。
一往玉壶上,兼复见箫史。
鉴赏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周兴嗣所作的《答吴均诗三首》中的第三首。诗中描绘了与友人在长安相聚的场景,以及对友人离去后,心中怀念之情的表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离别后的孤独与思念。
“昔别襄城村,同会长安市。” 开篇即点明了与友人的分别地点和重逢之地,从乡间到繁华都市,空间的转换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友情的珍贵。
“谁学莱芜甑,本得王乔履。” 这两句运用了典故,莱芜甑和王乔履分别出自《列仙传》和《神仙传》,通过这些传说中的故事,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独特个性和超凡脱俗品质的赞美。
“阶前养素鹤,池中饴赤鲤。” 描述了友人离开后,自己在家中养鹤喂鱼的情景,鹤和鲤鱼象征着高洁和宁静,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一往玉壶上,兼复见箫史。” 最后两句,诗人想象友人如同箫史一般,飞升至玉壶之上,既是对友人离去的感慨,也是对其精神境界的赞美。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