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夜渡洞庭赏析

夜渡洞庭

清 · 李黼平
城陵山前霜月高,江湖欲上鸡初号。
舟人夜语起捩柁,但觉枕底生风涛。
黏天洞庭乘水入,余亦起从帆下立。
三江杳杳宿鹜迷,五渚苍苍老蛟泣。
巴丘邸阁波浪间,到眼突兀横编山。
芦中渔火尚未灭,空际梵音殊自间。
绕湖周遭几百里,湿烟一堆层叠起。
倒影俛临明镜看,却是君山青插水。
二山宛在湖中央,南北苕亭势可望。
不知蓬瀛定谁到,对此辄欲褰余裳。
斯须斗转星亦沈,群真出入地道深。
龙女遥归碧海岸,湘君正依斑竹林。
湖山虚肃徘徊久,小别京华亦回首。
洛阳少年济时才,上书那遣长沙来。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李黼平的《夜渡洞庭》描绘了一幅深夜泛舟洞庭湖的壮丽景象。首句“城陵山前霜月高”点出时间与地点,月光皎洁,映照着城陵山,夜晚的寒气浓厚。次句“江湖欲上鸡初号”暗示黎明将至,鸡鸣声打破湖面的宁静。

“舟人夜语起捩柁”描绘船夫低声交谈,准备启航,读者能感受到湖上的紧张与期待。“枕底生风涛”则写出行船的动态,即使在梦中也感受到波涛汹涌。接下来,诗人通过“黏天洞庭乘水入”描绘船只融入广阔湖面的景象,仿佛与天相接。

“三江杳杳宿鹜迷,五渚苍苍老蛟泣”运用象征手法,写出了湖面的辽阔和神秘,连宿鸭都迷失方向,老蛟似乎在悲泣。接下来,诗人笔触转向岳阳楼附近的景色,“巴丘邸阁波浪间”和“芦中渔火尚未灭”展现出湖景的繁华与静谧并存。

“空际梵音殊自间”引入了宗教氛围,远处的寺庙钟声回荡在湖面上,增添了神秘感。诗人继续描述湖面的壮丽:“绕湖周遭几百里,湿烟一堆层叠起”,湖光山色如画,令人陶醉。

最后,诗人以神话传说收尾,想象龙女归海、湘君竹林的场景,表达对仙境的向往。而“湖山虚肃徘徊久,小别京华亦回首”流露出诗人对京城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洞庭湖的壮丽与诗人的情感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