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自衡阳移桂十馀本植零陵所住精舍赏析

自衡阳移桂十馀本植零陵所住精舍

唐 · 柳宗元
谪官去南裔,清湘绕灵岳。
晨登蒹葭岸,霜景霁纷浊。
离披得幽桂,芳本欣盈握。
火耕困烟烬,薪采久摧剥。
道旁且不愿,岑岭况悠邈。
倾筐壅故壤,栖息期鸾鷟。
路远清凉宫,一雨悟无学。
南人始珍重,微我谁先觉。
芳意不可传,丹心徒自渥。

拼音版原文

zhéguānnánqīngxiāngràolíngyuè
chéndēngjiānjiāànshuāngjǐngfēnzhuó

yōuguìfāngběnxīnyíng
huǒgēngkùnyānjìnxīncǎijiǔcuībāo

dàopángqiěyuàncénlǐngkuàngyōumiǎo
qīngkuāngyōngrǎngluánzhuó

yuǎnqīngliánggōngxué
nánrénshǐzhēnzhòngwēishuíxiānjué

fāngchuándānxīn

注释

谪官:被贬官。
南裔:南方边远地区。
灵岳:灵秀的山岳。
蒹葭:芦苇。
霁:雨后放晴。
离披:零落分散。
幽桂:稀有而幽香的桂树。
火耕:古代以火烧荒为田。
薪采:砍柴。
岑岭:高山。
鸾鷟:传说中的吉祥鸟。
清凉宫:象征清静的宫殿。
无学:无欲无求。
珍重:珍视。
微我:如果没有我。
丹心:赤诚之心。

翻译

被贬离开南方,湘江环绕着灵秀的山岳。
清晨来到芦苇岸边,霜色洗净了混浊的景色。
采摘到稀疏的幽香桂枝,满手都是芬芳。
农耕因烟火而受阻,柴薪采集艰难剥削。
路边的景色尚且不满足,高高的山岭更是遥远。
倾倒竹篮填满旧土,期待鸾鸟凤凰栖息。
遥远的清凉宫殿,一场雨让我顿悟无求。
南方的人们开始珍视,若非我,谁能首先察觉。
美好的心意难以传达,赤诚的心只能独自炽热。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作品,名为《自衡阳移桂十馀本植零陵所住精舍》。柳宗元以其独特的山水田园诗风格闻名,这首诗也不例外,它描绘了诗人从衡阳迁移到零陵,并在那里种植桂树的情景。

"谪官去南裔,清湘绕灵岳。"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被贬官至南方的遭遇,以及他对新环境的初步感受。"谪官"指的是被贬黜的官员,而"南裔"则是零陵的别称,位于今天的湖南省境内。"清湘绕灵岳"中,"清湘"指的是湘江,这里的"绕"字用得十分传神,形象地描绘出了湘江环绕着灵山的情景。

接下来的几句:“晨登蒹葭岸,霜景霁纷浊。离披得幽桂,芳本欣盈握。”诗人在清晨时分登上芦苇丛生的河岸,只见到霜冻后的景象模糊而又湿润。他摘下了那些生长在隐秘之处的桂树枝叶,手中满是香气四溢的桂枝,这些细节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喜悦。

"火耕困烟烬,薪采久摧剥。道旁且不愿,岑岭况悠邈。" 这里描述的是农事劳动的艰辛,以及诗人对于周围环境的观察。他不愿意在道路旁做任何事情,更是对远处山岭的感慨。

"倾筐壅故壤,栖息期鸾鷟。路远清凉宫,一雨悟无学。" 诗人似乎在寻找一片属于自己的安宁之地,将土壤倾倒装入筐中,准备定居下来。他期待着能够在这清凉的宫殿中栖息,并且通过一场雨水洗净心灵,如同悟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南人始珍重,微我谁先觉。芳意不可传,丹心徒自渥。" 最后几句表达了诗人对桂树之美的独特感受,他问道,在这南方之地,有谁能像他一样早早觉察到这种美好?同时,也暗示了一种无法言传的芳香意境,以及内心深处那份丹青色的真挚情怀。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柳宗元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更蕴含着他个人对于遭遇贬官、流离失所后的情感体验,以及他在异乡建立新生活的决心和希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