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黎四首(其一)
宋 · 李石
民俗濒蛮诏,边城异土宜。
竹筒连水脉,板屋怯风吹。
药叟鸦随噪,樵童虎不窥。
爱山来九折,人笑此翁痴。
竹筒连水脉,板屋怯风吹。
药叟鸦随噪,樵童虎不窥。
爱山来九折,人笑此翁痴。
注释
民俗:指当地独特的民间风俗。蛮:偏远未开化的地区。
异土:不同的土地,这里指边疆。
竹筒:古代用来运输水或食物的竹制容器。
板屋:简易的木板房屋。
药叟:卖药的老人。
鸦:乌鸦。
樵童:砍柴的孩子。
虎:老虎。
九折:形容山路曲折,艰险。
翁:老人。
痴:痴心,执着。
翻译
民俗接近蛮荒之地,边城独特适宜居住。竹筒连接着水源,简陋木板房抵挡不住风的侵袭。
药农老者乌鸦相伴,砍柴的孩子无需担心猛虎出没。
他深爱着山峦,历经九折仍乐此不疲,人们笑他痴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远地区的生活图景。"民俗濒蛮诏,边城异土宜"两句表明这是一个与内地文化差异较大的地方,生活习惯也各有不同。这里的居民可能是少数民族,生活方式与汉族地区有所区别。
接下来的"竹筒连水脉,板屋怯风吹"则具体描绘了当地的居住条件。竹筒可能被用来引水,解决饮水问题,而板屋则给人一种简陋、不稳固的感觉,似乎随时都可能被风吹倒,这反映出边远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
"药叟鸦随噪,樵童虎不窥"这两句诗可能在描写当地居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药叟鸦随噪,或许是在说老医生和乌鸦相伴,这可能反映出一种原始、野性的生活状态;而樵童虎不窥,则可能是在强调这里的人们与猛兽共存,表现了一种勇敢和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处的景象。
最后"爱山来九折,人笑此翁痴"则透露出诗人的情感。诗人对这片山野有着浓厚的情感,即便是山路曲折也依然喜爱,这种喜爱在别人看来可能是愚蠢的,但诗人自己却乐在其中。
整首诗通过对边远地区生活环境、居民习俗和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一个与世隔绝而又充满野性魅力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