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苍寒堂赏析

苍寒堂

宋 · 张镃
短桥斜路入松林,何止能销利欲心。
眼悟一真清净色,耳通千古泰和音。
尺量梢影邀僧记,竹护根茎恐鹤侵。
莫讶塼炉多宿火,春晴犹似处云深。

拼音版原文

duǎnqiáoxiésōnglínzhǐnéngxiāoxīn

yǎnzhēnqīngjìngěrtōngqiāntàiyīn

chǐliángshāoyǐngyāosēngzhúgēnjīngkǒngqīn

zhuānduō宿huǒchūnqíngyóuchùyúnshēn

翻译

短小的桥弯曲延伸进入松树林,它岂止能消除贪婪和欲望。
眼睛洞察了纯净无暇的色彩,耳朵听见了千年的和谐之音。
用尺子测量竹梢的影子,邀请僧人一同记录,竹林守护着竹根以防鹤鸟侵扰。
不必惊讶砖炉中常有余烬,春天的晴天也如同深处云雾中的宁静。

注释

短桥:形容桥短小。
斜路:弯曲的道路。
销:消除。
利欲心:贪婪和欲望。
眼悟:眼睛领悟。
清净色:纯净无暇的色彩。
耳通:耳朵听见。
泰和音:和谐的声音。
尺量:用尺子测量。
梢影:竹梢的影子。
僧记:僧人记录。
鹤侵:鹤鸟侵扰。
塼炉:砖炉。
宿火:余烬。
春晴:春天的晴天。
处云深:深处云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山林生活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净化的意境。

"短桥斜路入松林"一句,以微小的桥和曲折的小路引入,渲染出一种隐逸深远之感。接着"何止能销利欲心"则点明了这环境对修身养性、消除世间贪欲之功效。

第三、四句"眼悟一真清净色,耳通千古泰和音"表达了诗人在此环境中获得的精神感受。通过观察自然界纯净无暇的颜色,以及聆听到自远古流传至今的安详和谐声音,诗人达到了内心的悟性与宁静。

下片则转向具体事物写生,如"尺量梢影邀僧记"中所描绘的景象,或许是一种生活状态的写照,其中尺量梢影,可能是对时间流逝的一种感喻;而"竹护根茎恐鹤侵"则表达了一种保护和警惕之情。

最后两句"莫讶塼炉多宿火,春晴犹似处云深"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此地生活的沉醉与享受。其中"莫讶塼炉多宿火"可能隐喻着内心世界的温暖与光明,而"春晴犹似处云深"则是对周遭环境的美好之赞,尽管春日晴朗,但这里却仍旧保持一种超凡脱俗的高远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山林生活细节的描绘,以及对心灵状态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寄托与内在和谐的境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