辇下曲一百二首,有序(其三十七)
白伞葳蕤避驰道,帝师辇下进葡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宫廷出行的场景。"华缨孔帽诸番队"写的是穿着华丽服饰的外族队伍,他们头戴孔帽,显得庄重而异域风情。"前导伶官戏竹高"则暗示了有乐师在队伍前面表演,可能是以竹竿为道具的杂耍,增添了出行的娱乐气氛。
"白伞葳蕤避驰道"描绘了白色的华伞繁花似锦,随行人员小心翼翼地避开皇帝专用的道路,显示出对皇权的尊重和谨慎。"帝师辇下进葡萄"点明了出行的目的,可能是向皇帝献上珍果,如葡萄,这在古代是表达敬意和贡品的一种方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节描绘,展现了元末明初宫廷出行的壮观与尊贵,同时也透露出当时文化交融的特色。
词语解释
驰道的意思:古代供君王行驶车马的道路。泛指供车马驰行的大道。《礼记·曲礼下》:“岁凶,年穀不登,君膳不祭肺,马不食穀,驰道不除,祭事不县。” 孔颖达 疏:“驰道,正道。如今之御路也。是君驰走车马之处,故曰驰道也。”《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七年……治驰道。” 裴駰 集解引 应劭 曰:“驰道,天子道也。道若今之中道然。” 宋 梅尧臣 《和王景彝正月十四夜有感》:“驰道横头起山岳,露臺周匝簇车轮。” 清 宋之绳 《随跸杂记》诗:“絶壁成驰道,坚冰过属车。”...
帝师的意思:(1).帝王的老师。《史记·留侯世家》:“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於 良 足矣。”《汉书·朱云传》:“至 成帝 时,丞相故 安昌侯 张禹 以帝师位特进,甚尊重。” 唐 李咸用 《题陈处士山居》诗:“樵童牧竖劳相问,巖穴从来出帝师。” 宋 范仲淹 《宋故乾州刺史张公神道碑》:“五世食 韩 ,并为正卿,厥生帝师,首造大 汉 。”(2). 元 僧官名。 元 制,皇帝即位初,例从梵僧受佛戒,故历朝皆尊一僧为帝师。帝师兼领宣政院,管理全国佛教和藏族地区政教事务。《元史·世祖纪一》:“以...
官戏的意思:宫中演出的戏剧。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九章:“当四乘龙凤辇经过 玉熙宫 前边时,三百多名在此学习官戏的大小太监在执事太监的率领下跪在御道旁边接驾,口呼‘万岁’。”自注:“ 明 代宫中的所谓官戏,包括院本、水嬉、过锦戏三种。”...
华缨的意思:彩色的冠缨。古代仕宦者的冠带。《文选·鲍照<咏史>》:“仕子彯华缨,游客竦轻轡。” 李善 注:“《七启》曰:‘华组之缨。’” 宋 龚鼎臣 《东原录》:“纸尾勤勤问姓名,禁林依旧玷华缨,莫惊书録称臣 向 ,便是当年 刘更生 。” 明 高启 《青丘子歌》:“不慙被宽褐,不羡垂华缨。”...
伶官的意思:乐官。《诗·邶风·简兮序》:“ 卫 之贤者,仕於伶官。” 郑玄 笺:“伶官,乐官也。 伶氏 世掌乐而善焉,故后世多号乐官为伶官。”伶,一本作“ 泠 ”。后以称供职宫廷的伶人。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自兵寇覆荡,伶官分散,外方始有此技。”又,《新五代史》有《伶官传》。...
辇下的意思:“ 輦轂下 ”的省称。 唐 韩愈 《凤翔陇州节度使李公墓志铭》:“臣幸得宿卫二十餘年,今年老斥外任,不胜慕恋,愿得死輦下。”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灵彻上人》:“ 贞元 中,西游京师,名振輦下。”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斠书·画史汇传》:“輦下名流,称为双絶。”参见“ 輦轂下 ”。...
葡萄的意思:[释义](1) (名)藤本植物;果实成串;味酸甜、多汁;是常见的水果;也是酿酒的原料。 (2) (名)这种植物的果实。...
前导的意思:[释义](1) (动)在前边引路:前导部队。(作定语) (2) (名)在前面引路的人。 [构成]偏正式:前〔导 [例句]这位同志是我们的前导。(作宾语)[同义]先导...
葳蕤的意思:◎ 葳蕤 wēiruí(1) [hanging down in clusters]∶草木茂盛,枝叶下垂的样子上葳蕤而防露兮。——《楚辞·七谏·初放》羽盖葳蕤。——张衡《东京赋》葳蕤自生光。——《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2) [weary]∶委顿;委靡不振...
戏竹的意思:指挥奏乐的用具。《元史·礼乐志五》:“戏竹,制如籈,长二尺餘,上繫流苏香囊,执而偃之,以止乐。”《清史稿·乐志八》:“戏竹,析竹为之,凡二,各五十茎。髤朱,承以涂金壶卢,下有柄,亦髤朱。人各执其一,立丹陛上,合则乐作,分则乐止。”原注:“戏,音与麾同,其用亦与麾同。”...
诸番的意思:旧时指西北边境各少数民族。 元 周致中 《异域志》卷上:“富於西戎,专行诸番为商。”《明史·成祖纪三》:“ 麻林 及诸番进麒麟、天马、神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