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门同沈启南方质父守岁
博谁呼得雉,食不叹无鱼。
春逐酒杯转,年同烛跋除。
乾坤俱是客,岂必限吾庐。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程庆珫的《吴门同沈启南方质父守岁》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共度除夕的情景。首句“今夕知何夕”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与友人相聚的珍贵。"朋簪慰独居"则体现了在孤独中朋友的到来带来的温暖和慰藉。
接下来的两句“博谁呼得雉,食不叹无鱼”,通过宴饮游戏和菜肴的简单描述,展现了朋友们欢聚一堂,共享欢乐的场景,尽管没有豪华的盛宴,但友情深厚,足以驱散孤寂。
“春逐酒杯转,年同烛跋除”进一步渲染了节日氛围,春天随着酒杯中的佳酿流转,新的一年随着蜡烛燃烧而渐行渐远。这两句富有诗意,寓含着岁月如梭的感叹。
最后,“乾坤俱是客,岂必限吾庐”升华了主题,诗人认为在这广袤天地间,只要有朋友相伴,何处不是家,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以守岁为背景,展现了友情的温馨和对生活的热爱,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词语解释
独居的意思:◎ 独居 dújū[vigil;live a solitary existence] 长期的、独身一人居留在靠近极地积冰地带的五个月独居...
今夕的意思:今晚;当晚。 晋 左思 《蜀都赋》:“乐饮今夕,一醉累月。” 唐 韩愈 《玩月喜张十八员外以王六秘书至》诗:“况当今夕圆,又以嘉客随。” 郭沫若 《落叶》:“风雨潇潇着的今夕。”...
酒杯的意思:见“ 酒杯 ”。亦作“ 酒盃 ”。亦作“ 酒柸 ”。喝酒用的杯子。 宋 沉遘 《次韵和少述秋兴》:“胜事祇随诗句尽,壮怀犹向酒柸舒。” 金 元好问 《庚子三月十日作》诗:“残梦忘书帙,餘香殢酒杯。” 元 揭傒斯 《四友》诗之三:“青天入酒盃,歌笑中夜激。” 明 张茅亭 《一封书·闺怨用<断肠集>结尾》曲:“残灯对酒盃。”《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八回:“后来 小云 输了拳,他伸手取了酒杯代吃。”...
朋簪的意思:指朋辈。语本《易·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 孔颖达 疏:“盍,合也。簪,疾也。若有不疑於物以信待之,则众阴羣朋合聚而疾来也。” 唐 戴叔伦 《卧病》诗:“ 沧州 诗社散,无梦盍朋簪。” 宋 范仲淹 《南京书院题名记》:“不负国家之乐育,不孤师门之礼教,不忘朋簪之善导。” 清 赵翼 《稚存约游黄山迟余不到》诗:“朋簪乐事此焉最,冠盖西园何足数。” 黄葆桢 《周六介招饮即席有作》诗:“朋簪偶合今宵雨,拇战传喧一席宾。”...
岂必的意思:犹何必。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清 顾樵 《秋夜柬顾茂伦》诗:“哀乐境所遇,岂必 雍门 琴!” 清 魏源 《游山吟》之六:“倚天拔地自雄放,岂必面目同员方!”...
乾坤的意思:◎ 乾坤 qiánkūn(1) [heaven and earth]∶天地扭转乾坤(2) [male and female]∶男女...
吾庐的意思:我的屋舍。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一:“众鸟欣有託,吾亦爱吾庐。” 唐 白居易 《吾庐》诗:“吾庐不独贮妻儿,自觉年来侵身衰。” 元 张可久 《人月圆·三衢道中有怀会稽》曲:“不如归去, 香炉峰 下,吾爱吾庐。”...
烛跋的意思:(1).《礼记·曲礼上》:“烛不见跋。” 孔颖达 疏:“《小尔雅》云:‘跋,本也。’本,把处也。”烛跋,指竖立火炬或蜡烛的底坐。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烛奴》:“﹝ 申王 ﹞每夜宫中与诸王贵戚聚宴,以龙檀木雕成烛跋童子。”《聊斋志异·邵女》“烛尽见跋” 清 何垠 注:“烛跋,烛本可把握处。”(2).谓烛将燃尽。 宋 陆游 《十月一日浮桥成以故事宴客凌云》诗:“众宾共醉忘烛跋,一径却下缘云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