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节妇吟
明 · 王汝玉
妇人托身夫与子,有子无夫犹可倚。
杨家节妇当少年,良人先亡复无嗣。
嫁时罗襦在箧中,连枝尚有双芙蓉。
妾身未亡似馀烬,欲作时妆谁为容。
空闺孤灯三十载,昔时绿鬓秋霖改。
海波可枯山可亏,妾身誓死不可移。
杨家节妇当少年,良人先亡复无嗣。
嫁时罗襦在箧中,连枝尚有双芙蓉。
妾身未亡似馀烬,欲作时妆谁为容。
空闺孤灯三十载,昔时绿鬓秋霖改。
海波可枯山可亏,妾身誓死不可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杨家节妇的女子,她经历了丈夫早逝且无子嗣的悲惨命运,却依然坚守着自己的贞洁和对生活的希望。诗中的“妇人托身夫与子”一句,点出了女性在传统社会中的角色定位,即依赖于丈夫和子女。然而,“有子无夫犹可倚”则暗示了即使没有丈夫,只要有孩子,女性仍有一份依靠。
接下来,“杨家节妇当少年,良人先亡复无嗣”两句,直接揭示了杨家节妇的不幸遭遇——年轻时丈夫就已离世,之后又无子嗣,使得她在人生道路上面临更大的挑战。尽管如此,她并未沉沦,而是将“嫁时罗襦在箧中,连枝尚有双芙蓉”作为内心坚强的象征,暗示着她虽身处困境,但内心仍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妾身未亡似馀烬,欲作时妆谁为容”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杨家节妇内心的挣扎与矛盾。她虽然还未真正死去,但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让她仿佛是余烬,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她渴望重新焕发生机,如同时妆一般,但又感叹无人能为她梳妆打扮,表达了她面对现实的无奈与孤独。
最后,“空闺孤灯三十载,昔时绿鬓秋霖改”描绘了杨家节妇长达三十年的孤独生活,岁月无情地改变了她的容颜,从“昔时绿鬓”到如今的“秋霖改”,形象地展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沧桑。而“海波可枯山可亏,妾身誓死不可移”则是她坚定意志的体现,即便面对再多的困难与变迁,她也誓死坚守自己的信念和贞洁,展现出一种超乎常人的勇气与毅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杨家节妇的故事,深刻反映了女性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以及她们在逆境中展现出的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