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泛溪至南庄复回湖桑归
宋 · 陆游
不求奇骨可封侯,但喜枯肠不贮愁。
数点残灯沽酒市,一声柔橹采菱舟。
元知泽国偏宜夜,已就天公探借秋。
归过三更风露重,纱巾剩觉发飕飗。
数点残灯沽酒市,一声柔橹采菱舟。
元知泽国偏宜夜,已就天公探借秋。
归过三更风露重,纱巾剩觉发飕飗。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不求:不期望。奇骨:奇特的才华。
封侯:古代封赏功臣的一种高位。
枯肠:形容内心空虚。
贮愁:充满忧愁。
数点:几点。
残灯:灯火微弱。
沽酒市:买酒的街市。
柔橹:轻柔的船桨。
采菱舟:采菱的小船。
泽国:水乡。
偏宜:特别适合。
天公:古人对自然的尊称,指老天爷。
探借:借来。
归过:归程中经过。
三更:深夜。
风露重:风大露重。
纱巾:薄纱头巾。
剩觉:剩余的感觉。
发飕飗:头发被风吹得飘动。
翻译
不期望奇特的才华能换来封侯,只愿内心空虚不再充满忧愁。几盏残灯下是买酒的街市,轻柔的船桨声响起,是采菱的小舟。
我早知水乡夜晚特别美,已经向老天借来了秋天的凉意。
归程中过了深夜,风露渐重,薄纱头巾下感觉到头发被风吹得飘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夏夜泛溪至南庄复回湖桑归》,描绘了夏日夜晚在江南水乡的闲适与宁静。首句"不求奇骨可封侯,但喜枯肠不贮愁"表达了诗人不追求世俗功名,只愿内心清静,无愁无忧的心境。接下来的"数点残灯沽酒市,一声柔橹采菱舟"通过描绘灯光闪烁的酒肆和轻柔的船声,展现了乡村夜晚的恬淡生活画面。
"元知泽国偏宜夜,已就天公探借秋"进一步强调了江南水乡夜晚的魅力,以及诗人对秋天的向往。最后一句"归过三更风露重,纱巾剩觉发飕飗",写诗人深夜归家,感受到风露的凉意,轻轻的风吹动着头上的纱巾,带走了白天的暑热,也带走了旅途的疲惫。
整首诗语言朴素,意境优美,体现了陆游淡泊名利、享受自然之美的情怀,同时也展现了江南水乡的宁静与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