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阳城祠
馀生本拟成孤愤,直谏虽伸已五年。
岭徼风烟惊鵩鸟,条山花木怨啼鹃。
当初只合终佳遁,谩费昌黎论一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感慨。首联“荆棘丛深隐坏垣,半庭残甓草芊芊”以荒废的阳城祠为背景,通过荆棘丛生、残垣断壁、杂草茂盛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衰败与寂寥的氛围,暗示了祠堂主人的不为人知或被遗忘的命运。
颔联“馀生本拟成孤愤,直谏虽伸已五年”表达了祠堂主人在世时的抱负与无奈。他原本打算以孤愤之志,直言进谏,但这一愿望已经过去五年未能实现,流露出一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和深深的遗憾。
颈联“岭徼风烟惊鵩鸟,条山花木怨啼鹃”运用了典故,鵩鸟和啼鹃分别象征着不祥和哀怨。这里借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祠堂主人命运的不幸与内心的悲痛,同时也暗示了其去世后仍被外界所感知的哀伤。
尾联“当初只合终佳遁,谩费昌黎论一篇”是对祠堂主人一生的总结与反思。诗人认为如果他早些选择隐退,或许能避免许多痛苦,而那些关于他的赞颂与议论,不过是徒增哀伤罢了。这句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与对人生选择的深刻思考。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历史人物的深切缅怀,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词语解释
昌黎的意思:(1). 唐 韩愈 世居 颍川 ,常据先世郡望自称 昌黎 (今 河北省 昌黎县 )人; 宋 熙宁 七年诏封 昌黎伯 ,后世因尊称他为 昌黎先生 。 唐 韩愈 《送陆歙州》诗序:“於是 昌黎 韩愈 道愿留者之心,而泄其思。”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构衅》:“绍 昌黎 之道脉,岂兴八代之衰!” 清 周亮工 《王王屋传》:“公著诗一卷、文二卷。诗清婉有志,文则力追 昌黎 、 柳州 。” 马其昶 《<古文辞类纂标注>序》:“ 昌黎 论文,务去陈言。”(2).借指 韩 姓。 宋 李清照 《上枢密韩肖...
当初的意思:[释义](1) (名)泛指从前或特指过去发生某件事情的时候。何必当初。(作宾语) (2) (副)指事情的起始;带有回顾和对比的意味。当初不该听他的话。(作状语) [构成]动宾式:当|初 [反义]今日、现在...
风烟的意思:◎ 风烟 fēngyān[mist and clouds] 风尘、烟雾;云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吴均《与朱元思书》...
孤愤的意思:韩非 所著的书篇名。《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韩非 ﹞悲廉直不容於邪枉之臣,观往者得失之变,故做《孤愤》。” 司马贞 索隐:“孤愤,愤孤直不容於时也。”后以“孤愤”谓因孤高嫉俗而产生的愤慨之情。 唐 刘知几 《史通·自叙》:“虽任当其职,而吾道不行;见用於时,而美志不遂。鬱怏孤愤,无以寄怀。” 清 顾炎武 《赠钱行人邦寅》诗:“孤愤心犹烈,穷愁气未申。” 鲁迅 《准风月谈·“吃白相饭”》:“第一段是欺骗。见贪人就用利诱,见孤愤的就装同情。”...
花木的意思:[释义](名)供观赏的花和树木。 [构成]并列式:花+木 [例句]这些花木都很名贵。(作主语)...
棘丛的意思:丛生的荆棘。比喻困境。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学而篇四》:“ 潜室 不与直截决去其疑,乃为‘纵是有之’之説,则愈入棘丛。”...
荆棘的意思:◎ 荆棘 jīngjí[thistles and thorns] 荆:荆条,无刺;棘,酸枣,有刺。两者常丛生为从莽。也泛指丛生于山野间的带棘小灌木斩荆棘。——宋· 苏洵《权书·六国论》...
岭徼的意思:指 五岭 以南地区。徼,边界。 唐 皮日休 《移元徵君书》:“今天下虽无事, 河 湟 有黠虏之患, 岭 徼有逋蛮之虞。”《新唐书·天文志一》:“自 豫章 迄 会稽 ,南逾 岭 徼,为 越 分。”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序》:“ 滇 南车马,纵贯 辽阳 , 岭 徼宦商,衡游 蓟 北。”...
芊芊的意思:[释义](形)〈书〉草术茂盛。 [构成]重叠式...
山花的意思:(1).山间野花。 北周 庾信 《咏画屏风诗》:“水流平涧下,山花满谷开。” 唐 杜甫 《早花》诗:“腊日 巴江 曲,山花已自开。” 金 赵秉文 《仿摩诘“独坐幽篁里”》诗:“石上多古苔,山花间红碧。” 陈毅 《枣园曲》:“喜四面山花无数, 延河 水伴秧歌唱,看诗词大国推盟主。”(2).植物名。 唐 段公路 《北户录·山花燕支》:“山花,丛生。 端州 山崦间多有之。其叶类蓝。其花似蓼,抽穗长二三寸,作青白色。正月开。土人採含苞者卖之,用为燕支粉,或持染绢帛,其红不下蓝花。”...
深隐的意思:(1).深深隐藏。《鬼谷子·抵巇》:“世无可抵,则深隐而待时。”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是以 许由 匿 尧 而深隐, 唐 氏不以衰; 夷 齐 耻 周 而远饿, 文 武 不以卑。” 唐 杜甫 《雨》诗:“万木云深隐,连山雨未开。”(2).偏僻隐蔽。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传》:“择一深隐处驻 一妹 ,某日復会於 汾阳桥 。”(3).深奥隐晦,不易理解。 唐 道宣 《续高僧传·彦琮》:“详梵典之难易,銓译人之得失,可谓洞入幽微,能究深隐。”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议对》:“事以明覈...
生本的意思:生命的根本。《吕氏春秋·情欲》:“其於物也,不可得之为欲,不可足之为求,大失生本。”...
条山的意思:中条山 的省称。 唐 岑参 《送秘省虞校书赴虞乡任》诗:“ 虞坂 临官舍, 条山 映吏人。” 唐 柳宗元 《送独孤申叔侍亲往河东序》:“闻其间有 大河 条山 ,气盖 关 左,文士往往仿佯临望,坐得胜概焉。”...
一篇的意思:(1).古时文字皆著之于竹简,用牛皮编串如册,是为一篇。后因称首尾完整的文字为一篇。《墨子·明鬼下》:“圣人一尺之帛,一篇之书。” 汉 王充 《论衡·本性》:“如此则性各有阴阳,善恶在所养焉,故 世子 作养书一篇。” 唐 元稹 《酧白学士代书》诗:“一篇从日下,双鲤送天涯。” 金 元好问 《遣兴》诗:“一篇诗遣兴,三醆酒扶头。”(2).全篇。 晋 陆机 《文赋》:“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朱子语类》卷八四:“此是一篇纲领。”...
直谏的意思:◎ 直谏 zhíjiàn[advise frankly] 耿直劝谏直谏之士几许?终莫敢直谏。——《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只合的意思:只应;本来就应该。 唐 薛能 《游嘉州后溪》诗:“当时 诸葛 成何事?只合终身作卧龙。” 金 元好问 《西楼曲》:“海枯石烂两鸳鸯,只合双飞便双死。” 元 武汉臣 《玉壶春》第二折:“早知哥哥来到,只合远接。” 茅盾 《虹》十:“这班驯良的受帝国主义豢养惯的奴才只合丢在 黄浦江 里。”...
惊鵩鸟的意思:《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贾生 为 长沙王 太傅三年,有鴞飞入 贾生 舍,止于坐隅。 楚 人命鴞曰‘服’。 贾生 既以适居 长沙 , 长沙 卑溼,自以为寿不得长,伤悼之,乃为赋以自广。”后以“惊鵩鸟”指对命运的忧伤感慨。 唐 白居易 《端居咏怀》:“斜日早知惊鵩鸟,秋风悔不忆鱸鱼。”...
怨啼鹃的意思:词牌名。即《浣溪沙》。双调,四十二字。《词谱》卷四:“《浣溪沙》, 唐 教坊曲名……有‘一番春事怨啼鹃’句,名《怨啼鹃》。”参见“ 浣溪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