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应铨诗
宋 · 饶节
谁养山中云,馆我云中寺。
山深云常润,出户须芒屦。
可怜云外人,过我一饭去。
山深云常润,出户须芒屦。
可怜云外人,过我一饭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云与山、寺与人的关系,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感慨。
首句“谁养山中云,馆我云中寺”以设问开篇,仿佛在探寻云的源头与归宿,暗示了云与山寺之间微妙的联系。接着,“山深云常润,出户须芒屦”两句,描绘了山中云雾缭绕、湿润清新的景象,以及出入山寺时所需穿着的芒鞋,既体现了环境的自然与原始,也预示了探访者需保持谦逊与敬畏之心。
“可怜云外人,过我一饭去”则表达了诗人对云之外世界的想象与向往,以及对能够与之相遇的珍惜之情。这里的“云外人”,或许象征着超越日常琐碎、追求精神自由与超脱的隐士或理想主义者,他们偶尔造访山中寺院,与诗人共享一顿简朴的饭食,既是物质上的交流,更是心灵上的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云、山、寺、人之间的互动,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远离尘嚣的生活意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精神自由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隐逸生活的深深眷恋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