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白沙公馆阻海寇四日风利渡海次日抵英利遇陈自所同宿驿西偏
明 · 李一夔
怀归每恨到家迟,迟速乾坤自有期。
孤馆天留三日榻,片时风利一帆飞。
长途有分从羸马,薄酒无钱任典衣。
旧话喜逢贤太守,不妨萍迹驿前扉。
孤馆天留三日榻,片时风利一帆飞。
长途有分从羸马,薄酒无钱任典衣。
旧话喜逢贤太守,不妨萍迹驿前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旅途中因海寇阻碍而滞留白沙公馆的经历,以及对归家的渴望与对旅途艰辛的感慨。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长时间的停留与短暂的风疾航行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旅途中的无奈与意外。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地方官员陈自所的会面之喜,以及在困境中仍能保持乐观的态度。
首联“怀归每恨到家迟,迟速乾坤自有期”表达了诗人对归家的渴望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暗示了无论何时,天地间自有其规律,人无法违背。颔联“孤馆天留三日榻,片时风利一帆飞”通过对比,展现了旅途中长时间的静止与瞬间的快速移动,形象地描绘了等待与突然变化的场景。颈联“长途有分从羸马,薄酒无钱任典衣”则反映了旅途的艰辛与经济上的困难,诗人不得不依赖瘦弱的马匹作为交通工具,且因无钱而只能典当衣物以求生存。尾联“旧话喜逢贤太守,不妨萍迹驿前扉”则在困境中找到了一丝安慰,与贤明的地方官员相遇,使得旅途中的萍踪有了停靠之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坚韧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中旅行者的普遍遭遇和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