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阳鹿头山寺次壁间韵
宋 · 吕本中
霜风过雨不胜寒,木落重重见远山。
风捲沈浮横浦外,鸟飞明灭夕阳间。
赪肩道永方南去,趼足何时得北还。
杖屦登临共回首,自怜五泽入荒蛮。
风捲沈浮横浦外,鸟飞明灭夕阳间。
赪肩道永方南去,趼足何时得北还。
杖屦登临共回首,自怜五泽入荒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桂阳鹿头山寺周围的自然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感慨。首句“霜风过雨不胜寒”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秋日的清冷氛围,霜风与细雨交织,寒意袭人。接着,“木落重重见远山”一句,通过树叶的凋零,展现了秋天的萧瑟景象,同时远处的山峦在落叶的映衬下显得更加深远。
“风捲沈浮横浦外,鸟飞明灭夕阳间”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动态的自然景观。风吹动着水面,使得水面上的波纹起伏不定;而夕阳下,鸟儿时隐时现,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宁静。这种动静结合的画面,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赪肩道永方南去,趼足何时得北还”则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艰辛与对归途的渴望。赪肩和趼足分别指代长时间行走在路上的劳累与疲惫,诗人感叹自己南行的道路漫长且艰辛,何时才能回到北方的家乡,充满了对自由与归宿的向往。
最后,“杖屦登临共回首,自怜五泽入荒蛮”两句,诗人站在高处,回顾来路,心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自己处境的自怜。五泽入荒蛮,可能是指自己身处偏远之地,表达了对现实处境的无奈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一幅深秋时节,旅人思乡的凄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