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润卿将归雷平因而有赠
唐 · 皮日休
借问山中许道士,此回归去复何如。
竹屏风扇抄遗事,柘步舆竿系隐书。
绛树实多分紫鹿,丹沙泉浅种红鱼。
东卿旄节看看至,静启茅斋慎扫除。
竹屏风扇抄遗事,柘步舆竿系隐书。
绛树实多分紫鹿,丹沙泉浅种红鱼。
东卿旄节看看至,静启茅斋慎扫除。
拼音版原文
翻译
请问山中的道士,这次回去会怎么样呢?竹编的屏风和扇子上抄写着古代的故事,粗竹制成的拐杖和竿子上绑着隐士的书卷。
深红色的树上结满了紫色的鹿,浅红色的泉水里养着红色的鱼。
东卿的使者即将来临,请静静地打开茅屋,仔细打扫迎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归山的场景,充满了对自然和平静生活的向往。开篇便以问候山中的道士为起点,询问其归去后的情形如何,这已经透露出一种淡泊明志、超脱尘世的情怀。
“竹屏风扇抄遗事”一句中,“竹屏”和“风扇”都是古代文人生活的常见物品,而“抄遗事”则暗示着诗人对往昔岁月的留恋与追忆,通过这些日常用品来唤起记忆,情感丰富而细腻。
接下来的“柘步舆竿系隐书”,则是说诗人将自己珍视的藏书用木制的车轴(柘步)和竹竿绑缚起来,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知识和文化的重视,也映射出其隐居生活中的自得其乐。
“绛树实多分紫鹿,丹沙泉浅种红鱼”两句,用鲜明的色彩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这里的“紫鹿”和“红鱼”,虽然是虚构的,但它使人联想到一个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世界,诗人通过这种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大自然美好境界的向往。
最后,“东卿旄节看看至,静启茅斋慎扫除”两句,则是说诗人的朋友(以“东卿”相称)即将到来,而他则在细心地准备迎接。这里的“茅斋”是指草庐,即简陋的住所,“慎扫除”则表明了诗人对这次会面充满期待,同时也反映出一种谨慎、认真的生活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绘和对隐居生活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生活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