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谒海幢阿大师影堂
明 · 释古易
竹帘仍捲海涛春,竟夕低徊独怆神。
风殿泠泠金磬静,月楼漠漠翠烟新。
壁悬旧拂閒栖鸽,架积遗书暗锁尘。
此地从来称法窟,到来谁不慕天亲。
风殿泠泠金磬静,月楼漠漠翠烟新。
壁悬旧拂閒栖鸽,架积遗书暗锁尘。
此地从来称法窟,到来谁不慕天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暮春时节,拜访海幢阿大师影堂时所见所感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海幢寺在春日傍晚的独特氛围。
首联“竹帘仍捲海涛春,竟夕低徊独怆神”以“竹帘捲”和“海涛春”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环境。竹帘轻卷,仿佛是春天的序曲,而远处的海涛声则为这幅画面添上了几分辽阔与深邃。诗人独自徘徊于这样的环境中,内心充满了感慨与思绪。
颔联“风殿泠泠金磬静,月楼漠漠翠烟新”进一步描绘了寺内的景象。风殿中传来泠泠的金磬声,显得格外宁静,月光下的楼阁被一层淡淡的翠烟笼罩,新意盎然。这两句通过声音与视觉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既庄严又清新的氛围。
颈联“壁悬旧拂閒栖鸽,架积遗书暗锁尘”转而描写寺内建筑的细节。墙壁上挂着的旧物,似乎诉说着过往的故事,闲适的鸽子在其中栖息。书架上堆满了遗书,岁月的痕迹在灰尘中悄然显现。这一联通过具体的物品,展现了寺院的历史沉淀与文化气息。
尾联“此地从来称法窟,到来谁不慕天亲”总结了诗人的情感。海幢寺自古以来就是法门之地,无论是谁来到这里,都会对佛法产生向往之情。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海幢寺深厚文化底蕴的敬仰与赞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海幢寺春日傍晚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宗教氛围与历史韵味,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佛法的崇敬与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