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薳春江用老杜韵
宋 · 王之道
欲去未成去,朔风鸣怒涛。
片帆洲外举,列岫雾中高。
竹屋雨沾被,纸窗寒透袍。
遥应望归艇,向夕走儿曹。
片帆洲外举,列岫雾中高。
竹屋雨沾被,纸窗寒透袍。
遥应望归艇,向夕走儿曹。
注释
欲去:想要离去。未成去:还未真正离开。
朔风:北方的寒风。
怒涛:汹涌的波涛。
片帆:孤零零的一片帆。
洲外:江洲之外。
列岫:排列的山峰。
竹屋:用竹子建造的房屋。
纸窗:用纸糊的窗户。
寒透:寒冷穿透。
归艇:归来的舟船。
儿曹:孩子们。
翻译
想要离开却还未离开,北风吹过海面掀起怒涛。一片孤帆在远处扬起,连绵的山峦在雾中显得更高。
竹屋被雨水打湿了床铺,纸糊的窗户让寒气直透衣袍。
远远地期待着归来的舟船,傍晚时分孩子们也在焦急等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诗人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开篇“欲去未成去”,表现了诗人想要离开却又无法离去的矛盾心情。紧接着,“朔风鸣怒涛”则是用强烈的自然景象来形容内心的激荡和不安。朔风,即边塞之风,常用以比喻边疆的荒凉与战争的氛围,这里借以形容诗人内心的动荡。
“片帆洲外举,列岫雾中高”这一联则描绘了诗人眼中的景象。片帆指的是远方的小船帆,洲外是河流中的小岛,列岫即一排排的山峰,而这些山峰又被薄雾笼罩。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心中对于远离家乡、漂泊他方的孤独与寂寞。
“竹屋雨沾被,纸窗寒透袍”则是对室内景象的描写。竹屋指的是用竹子建造的小屋,而雨水渗入了被褥,纸窗亦因寒冷而变得透明。这两句生动地表现了秋天的萧瑟和诗人生活中的贫困。
最后,“遥应望归艇,向夕走儿曹”表达了诗人对于归家的渴望。遥应是远处的回响,望归艇则是希望回到家乡的小船,而“向夕走儿曹”则是说诗人在傍晚时分急匆匆地赶路,儿曹可能是一个地名,这里用以强调归家的迫切。
总体来看,此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