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拟咏贫士七首(其五)赏析

拟咏贫士七首(其五)

宋末元初 · 方回
堂堂孔北海,不忧樽酒空。
一旦坐口语,老瞒不见容。
危行言未逊,难保明哲躬。
虞翻落日南,管宁老辽东。
事至于此极,岂愿飘孤蓬。
所以焦先者,愧处蜗庐中。

注释

堂堂:形容伟大。
孔北海:指孔融,东汉名士。
老瞒:曹操的字。
危行:正直的行为。
逊:谦逊。
虞翻:东汉学者。
辽东:古代中国东北地区。
孤蓬:孤独的飞蓬草,比喻漂泊不定的人。
焦先:虚构人物或典故中的隐士。
蜗庐:比喻简陋的居所。

翻译

伟大的孔北海,从不担忧酒杯空无一物。
一旦因直言被贬,曹操不再宽容他的言论。
他行为正直,言语犀利,却难以保全明智之身。
虞翻在夕阳西下时流放到南方,管宁则老死于辽东边陲。
事情发展到如此地步,他怎愿像孤蓬般漂泊不定。
因此,焦先的忧虑在于,他在简陋的蜗居中深感惭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饱受困顿的士人,在物质与精神上都感受到极大的压力。"堂堂孔北海"一句,通过对古时贤者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向往,同时也反衬出了自己目前所处的艰难困苦。"不忧樽酒空"则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便是酒宴,也无法带来欢乐,只能徒增愁绪。

"一旦坐口语,老瞒不见容"表达了诗人因长时间的贫困而失去了昔日的风采,连亲朋好友也开始疏远。"危行言未逊,难保明哲躬"则是说在这样的处境中,即便有高洁的品格与智慧,也难以保持,恐怕会因此遭受不测。

接下来的两句"虞翻落日南,管宁老辽东"通过历史人物的例子,表达了面对困境时的无奈。虞翻是三国时期的人物,以忠义著称,而管宁则是东汉末年的人物,以清高自守闻名。这两人的故事都在强调,即便是品德高尚之人,在逆境中也难以保持本色。

"事至于此极,岂愿飘孤蓬"表达了诗人对现状的无奈与绝望。最后一句"所以焦先者,愧处蜗庐中"则是在这样的困境之下,对比古代贤士的高洁生活,诗人感到羞愧,不敢自诩于那些伟大人物的行列,只能在自己的小屋中默默感慨。

整首诗流露出深沉的悲凉和无奈,同时也透露着对理想境界的不懈追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