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周尹郎中守梓潼
宋 · 苏颂
曾携佳句使淮隅,离合差池二纪馀。
旋见豸冠三院贵,晚陪丹地一台居。
涪城又领铜鱼契,锦里先驰驷马车。
况是论年俱老矣,送君因复动归与。
旋见豸冠三院贵,晚陪丹地一台居。
涪城又领铜鱼契,锦里先驰驷马车。
况是论年俱老矣,送君因复动归与。
拼音版原文
翻译
曾经带着优美的诗句来到淮水之滨,离别聚合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不久就看见你身着獬豸冠在显赫的三院地位上升,晚年又在朝廷的重要位置任职。
你在涪城再次掌管铜鱼符契,锦官城中也曾乘坐驷马车疾驰。
更何况我们都已年迈,这次送别你更让我触动了思归之情。
注释
曾:曾经。携:携带。
佳句:优美的诗句。
淮隅:淮水之滨。
离合:离别聚合。
差池:变迁不定。
二纪馀:二十多年。
豸冠:獬豸冠(古代官员的帽子)。
三院:朝廷的三个重要部门。
丹地:朝廷。
一台居:重要职位。
涪城:地名,今四川涪陵。
铜鱼契:古代官印的一种。
锦里:成都的别称。
驷马车:古代能驾驭四匹马的高级车辆。
况是:更何况。
论年:按年龄来说。
俱老矣:都已年老。
送君:送别你。
因复:因而。
动归与:触动了思归的情绪。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颂为送别友人周尹郎中前往梓潼任职而作。诗中表达了对友人才华横溢的赞美,以及对友人仕途升迁的祝贺。"曾携佳句使淮隅"一句,回忆了周尹郎中过去的才情和影响力,"离合差池二纪馀"则感慨时光流转,两人已有多年分离。接着描述了周尹郎中的新任高官和显赫地位,"旋见豸冠三院贵,晚陪丹地一台居","豸冠"象征清正,"三院贵"和"丹地一台"则描绘出朝廷中枢的尊荣。
"涪城又领铜鱼契,锦里先驰驷马车"进一步描绘了友人在梓潼的豪迈景象,"铜鱼契"是地方官员的信物,"驷马车"则显出行程的威仪。最后,诗人以"况是论年俱老矣,送君因复动归与"表达对两人共同老去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离去的不舍,流露出淡淡的思归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寓言寄意,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前程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