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和东坡惠州梅花三叠(其二)赏析

和东坡惠州梅花三叠(其二)

宋末元初 · 方一夔
万松岭上三家村,林下美人现香魂。
淡妆素服谢雕饰,摆落玉镜尘埃昏。
散花衣祴粘不落,昨夜偶过祇树园。
树下泠泠漱涧玉,乱流赤脚飞泉温。
喷成涧草万片玉,阴崖未肯希春暾。
自怜艳质媚幽独,拄杖敲铿谁过门。
相期但有月知状,不用椽笔书要言。
花应一笑饮我语,随风飞坠双银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雅的山中梅花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万松岭上的三家村与林下的梅花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超凡脱俗的意境。

“万松岭上三家村”,开篇即点明地点,松林环绕的小村落,为整幅画面奠定了自然清新的基调。“林下美人现香魂”,将梅花比作林中的佳人,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梅花的美丽,也赋予了它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淡妆素服谢雕饰,摆落玉镜尘埃昏”,通过对比,强调了梅花自然朴素之美,不需雕琢,不染尘埃,展现出一种纯净高洁的品质。

接着,“散花衣祴粘不落,昨夜偶过祇树园”两句,通过想象中的场景,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梅花在夜间绽放,花瓣轻盈如衣,随风飘散,又粘连不落,仿佛是夜的精灵,不经意间路过祇树园,留下了美丽的痕迹。

“树下泠泠漱涧玉,乱流赤脚飞泉温”,描绘了梅花下清澈的溪水,以及溪水中倒映的梅花影子,动静结合,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喷成涧草万片玉,阴崖未肯希春暾”,溪水喷溅形成的草尖上的露珠,如同万片玉石,即使在阴冷的崖壁,也不愿错过春天的温暖,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与珍惜。

“自怜艳质媚幽独,拄杖敲铿谁过门”,诗人借梅花自喻,表达自己虽身处幽独之地,却依然保持着高洁的品质,期待着志同道合之人的到来。“相期但有月知状,不用椽笔书要言”,表达了诗人与月亮之间的默契,认为无需过多言语,只需心灵相通即可。

最后,“花应一笑饮我语,随风飞坠双银樽”,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梅花以生命,它似乎听懂了诗人的言语,随着微风轻轻摇曳,花瓣如同银色的酒杯,飘落在地,象征着诗人与梅花之间心灵的交流与共鸣。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更蕴含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对真挚友谊的渴望,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