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高仲贻赠别
宋 · 卫泾
金椀轻抛入钓船,夜寒侵被不成眠。
近传奏疏三千牍,今见新诗十二篇。
故国音书凭过雁,江城烽火照晴天。
移舟铁瓮城边去,信与名山旧有缘。
近传奏疏三千牍,今见新诗十二篇。
故国音书凭过雁,江城烽火照晴天。
移舟铁瓮城边去,信与名山旧有缘。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金碗:形容碗的材质贵重。抛:投掷。
钓船:停泊在河边的小船,可能用于垂钓。
夜寒:夜晚的寒冷。
侵被:穿透被子。
奏疏:臣子上奏给皇帝的文书。
三千牍:极言奏章数量多。
新诗:刚创作的诗歌。
十二篇:数量具体描述。
故国:故乡。
音书:书信。
过雁:大雁作为信使。
烽火:战争中的信号火。
晴天:明亮的天空。
移舟:划船移动。
铁瓮城:古代的坚固城池。
名山:著名的山川,常指代隐居或文化圣地。
旧有缘:过去就有的缘分。
翻译
金色的碗轻轻投入渔船,夜晚的寒气穿透被子让人无法入睡。近来听说他呈上了三千卷奏章,现在又创作了十二首新诗。
故乡的消息只能依靠过路的大雁传递,江城的烽火在晴空中闪烁。
我划船来到铁瓮城边,相信这是与名山有缘的际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卫泾的作品,名为《次韵高仲贻赠别》。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深夜无法入睡,与外界交流的情形,以及对故乡书信和边关烽火的描绘。
金碗轻抛入钓船,这一句表达了诗人的生活场景,可能是在水上钓鱼,但心境并不宁静。"夜寒侵被不成眠"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不安与寡寝之苦,这种寂寞可能来源于对外部世界的关注和内心的忧虑。
"近传奏疏三千牍,今见新诗十二篇"显示了诗人对于政治信息的敏感,以及文学创作上的勤奋与成果。三千牍的奏疏可能是朝廷中的重要文件,而十二篇新诗则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
"故国音书凭过雁,江城烽火照晴天"中,“故国音书”让人想象到诗人通过信件与远方的家乡保持联系,这种联系在战乱频仍的年代显得尤为珍贵。而“江城烽火照晴天”则描绘了一幅边关动荡、战争氛围浓厚的画面。
最后,"移舟铁瓮城边去,信与名山旧有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感受以及内心的向往。铁瓮城可能是诗人即将前往的地方,而“信与名山旧有缘”则暗示着诗人与某座名山之间的情感联结。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以及对外部世界的观察与内心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