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十六变词(其十一)
隋 · 无名氏
十一变之时。
生在南方阎浮地。
造作天地有作为。
化生万物由婴儿。
阴阳相对共相随。
众生禀气各自为。
番息众多满地池。
生活自卫由乘靡。
劫数灭尽一时亏。
洪水滔天到月支。
选擢种民留伏羲。
思之念之立僧秪。
唯有大圣共相知。
生在南方阎浮地。
造作天地有作为。
化生万物由婴儿。
阴阳相对共相随。
众生禀气各自为。
番息众多满地池。
生活自卫由乘靡。
劫数灭尽一时亏。
洪水滔天到月支。
选擢种民留伏羲。
思之念之立僧秪。
唯有大圣共相知。
鉴赏
此诗描绘了宇宙生成与变化的过程,充满了哲学与宗教的深意。诗人以“十一变之时”开篇,暗示了宇宙演化的重要节点。接着描述了生命在南方阎浮地的诞生,强调了自然界的创造与生长。通过“造作天地有作为”、“化生万物由婴儿”,诗人展现了生命起源与发展的奇妙过程。
“阴阳相对共相随”一句,点明了自然界中对立统一的规律,即阴阳二元论的核心思想。接下来,“众生禀气各自为”则揭示了个体生命在遵循自然法则下的独立发展。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生命的繁衍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番息众多满地池”,形象地展示了生命的生生不息与环境的相互依存。
“生活自卫由乘靡”可能指的是生命为了生存而采取的各种适应策略,体现了生物进化中的自我保护机制。“劫数灭尽一时亏”暗示了自然界的周期性变化与毁灭,如洪水等自然灾害对生命的考验。最后,“洪水滔天到月支。选擢种民留伏羲”可能象征着灾难过后,新的生命与文明的兴起,伏羲作为始祖的象征,代表了人类文明的开端。
“唯有大圣共相知”表达了对超越自然法则、具有超凡智慧的存在(如佛、道家的圣人)的敬仰,认为只有他们能深刻理解宇宙的奥秘与生命的真谛。整首诗以宇宙观和生命观为主题,融合了自然哲学、宗教信仰与人文思考,展现了古代诗人对世界本质的深刻洞察与独特的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