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拟作赋鹿草堂于惠山精舍以无忘庐山之游述意二首(其一)赏析

拟作赋鹿草堂于惠山精舍以无忘庐山之游述意二首(其一)

明 · 邵宝
百年白鹿得奇观,双涧风声六月寒。
七里每劳千里梦,九峰长作五峰看。
两知堂近流风在,独对亭高缩地难。
敢拟峨眉论小大,山连震泽水漫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鹿草堂周边的自然景观与诗人的情感寄托。首联“百年白鹿得奇观,双涧风声六月寒”开篇即以“百年白鹿”点出地点特色,鹿与山林相映成趣,加之“双涧风声”,即使是在炎热的六月,也感受到清风的凉爽,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静谧氛围。

颔联“七里每劳千里梦,九峰长作五峰看”则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山水的向往与对眼前景致的满足。七里路的距离虽远,却能激发起千里之外的梦境;而眼前的九峰,虽非十峰,却总能让人联想到五峰之美,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和审美情趣。

颈联“两知堂近流风在,独对亭高缩地难”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两知堂旁的流水之声仿佛仍在耳边回响,而独自面对高高的亭子时,却感到即使是缩小天地间的距离,也无法完全接近心中的理想境界。这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内心追求的执着表达。

尾联“敢拟峨眉论小大,山连震泽水漫漫”收束全诗,诗人以峨眉山为参照,表明自己所见之山虽非峨眉,但其连绵不绝的山脉与浩瀚的震泽水,同样给人以广阔无垠的感受。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其超越具体景物,追求心灵深处广阔宇宙的精神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鹿草堂周围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精神世界的探索,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