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游天台(其一)
宋 · 释慧空
天台五百尊者,吃尽秀峰酸豏。
更引秀峰禅和,尽向桥头脱赚。
初开盏里茶花,次散空中灯焰。
分明不是好心,到者以何为验。
若是具眼高流,一见不劳再勘。
更引秀峰禅和,尽向桥头脱赚。
初开盏里茶花,次散空中灯焰。
分明不是好心,到者以何为验。
若是具眼高流,一见不劳再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慧空所作的《送僧游天台》其一,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僧人游历天台山的情景,充满了禅意与哲理。
首句“天台五百尊者,吃尽秀峰酸豏”,以夸张的手法描述了僧人在天台山遍尝各种滋味的经历,隐含着修行过程中的种种体验和感悟。接着,“更引秀峰禅和,尽向桥头脱赚”一句,借僧人引导其他禅者一同前往天台山,暗示了佛法传播的过程,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试图误导他人的人的讽刺。
“初开盏里茶花,次散空中灯焰”描绘了僧人在旅途中的日常情景,通过泡茶和点灯的细节,展现了生活的简单与宁静,以及在平凡中寻找禅悟的智慧。而“分明不是好心,到者以何为验”则提出了一个深刻的哲学问题,即如何辨别他人的真实意图,以及如何验证自己的修行成果。
最后,“若是具眼高流,一见不劳再勘”表达了对于真正有见识、有修为之人的敬仰,认为他们一眼就能洞察事物的本质,无需过多的解释或验证。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佛教思想中关于修行、悟道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