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题姜慈屺象赏析

题姜慈屺象

清 · 李根洙
万二千峰佛顶人,七十二鸥堂中影。
忽如枯木忽奔湍,山人定本定非定。
镫前颧颊任模糊,砚背须眉不碍粗。
耐想寻师千里外,海天一笠近髯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奇特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首句“万二千峰佛顶人”,以夸张的手法写出山峰之多,如同佛顶上的僧人,暗示了高远与超脱的意境。次句“七十二鸥堂中影”,则借鸥鸟的形象,象征着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堂中影子也暗示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忽如枯木忽奔湍”运用对比,枯木与奔湍形成动静对照,生动地展现了山势的陡峭与变化。接下来的“山人定本定非定”,进一步揭示了山人(即隐士)心境的微妙,既有所定(静心修行),又有所不定(随缘应变)。

诗人通过描绘画面和心境,表达了对远方师者的敬仰以及自己追寻理想境界的决心。“镫前颧颊任模糊,砚背须眉不碍粗”两句,以形象的细节描绘,展现出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接纳和对学问的专注,即使容貌模糊,也不影响其精神风貌。

最后两句“耐想寻师千里外,海天一笠近髯苏”,诗人想象自己长途跋涉去寻找心中的导师,尽管路途遥远,但只要心向目标,就如同海天一色中的独行者,接近了那位像髯苏(唐代文人苏东坡)般豁达洒脱的智者。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和理想的独特见解。

猜你喜欢